经历过三个区域列入中风险区之后的重庆,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17日全部均为低风险区。被疫情按下的暂停键,让我们更深刻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成为地球的主宰,人类更应该成为大自然的守护者。11月20日,千羽千鲟?长江轮渡自然课堂再度启航,传益千里携手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工商大学15名长江守护志愿者,登上长江网红轮渡,启动千羽千鲟?长江轮渡自然课堂,开展长江鲟调研与巡护,共同守护长江生物多样性。
环保课堂上,重庆十大公益人物、传益千里理事长何泛泛老师向志愿者讲述长江轮渡自然课堂的缘起,并通过卡片、展板的形式,向志愿者科普长江鲟知识。
长江鲟是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曾与恐龙同时期生活在地球上。长江鲟主要分布于金沙江下游和长江上游,在长江上游的各大支流中也有分布,如嘉陵江及其支流渠江以及沱江等支流的下游。
随着长江生态环境的变化,长江鲟等长江鱼类资源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保护长江鲟、胭脂鱼等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及其产卵场,国务院批准成立了“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千羽千鲟?长江轮渡自然课堂就是旨在推动公众走近长江,以长江鲟为切入,守护长江生物多样性。
环保课堂之后,志愿者们跟随轮渡沿途感受长江风光之美的同时,开展田野调研。
活动结束,志愿者们纷纷讲述了自己与长江鱼儿的故事,以及参与轮渡公益活动的感受。
张晓阳
西南政法大学
之前一直听说长江鲟是长江中极具代表性的旗舰物种,听说它们处于长江食物链的最顶端,但也是受人类影响最严重的物种。因为它们生活在水中,所以不像大熊猫、金丝猴等陆生动物那样容易引起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