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鱼是一种肉质鲜美的鱼类,受到了众多人民的喜欢,随着这些年日式料理的流行,一碗香喷喷的鳗鱼饭更是博得了不少中国吃货的芳心。
尽管不少人都听过吃过这种鱼,甚至认为这种食材已经司空见惯,但是鳗鱼也在近些年露出了新的危机——特别是鳗鱼销量逐步增加、需求上升后。鳗鱼的捕捞业也日趋壮大。在近段时间,有着食用鳗鱼传统的日本遭遇极度严重的“鳗鱼荒”——日本国内外的捕获量只有去年同期的约1%,陷入罕见的低迷。
鳗鱼荒的出现并非偶然,自上世纪中后期开始,鳗鱼捕获量就开始急剧减少。大家常吃的鳗鱼其实是日本鳗鲡,就是国内说的白鳝。从年开始,日本鳗鲡就已经登上了IUCN濒危名单。不可否认,人类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起了一个很关键的作用。
现在市面上的烤鳗鱼,极少是直接捕捞野外的成年鳗,大多是从野外捞来小苗子,再养大。虽然说是养殖,但是其实也是在消耗野生资源,因为人类目前的技术,将鳗鱼卵孵化并养成成鱼非常困难,尤其是孵化后养成通体透明的“柳叶鳗期”是一大难关。因此,才有了渔民被迫捞小鱼苗来养成大鱼的做法。
这种方式只能算是半人工养殖,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依然非常严重,年,日本鳗鱼学权威冢本盛建议消费者:“珍惜鳗鱼,节制食用。一年当中在值得祝贺的日子里吃几次鳗鱼就可以了。”
东亚的鳗鲡是否会灭绝还不知道,但是它的危机确实与人类“涸泽而渔”的做法有着密切联系。如果鳗鲡真的消失,那么可能还会引发海洋食物链的危机,同时,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是地球的一大损失。也许鳗鲡的危机只是一个代表,鳗鲡之后,又会有什么鱼因为人类的捕捞而再度走向危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