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火(炎)念yán,三个火(焱)念yàn,四个火(燚)念什么呢,今天去吃一家名字带四个火的成都火锅店,叫大龙燚yì。
打卡这家店纯粹是为了情怀,因为在吃过,觉得挺好吃的,石家庄也有了,就想去重温一下。
这个春天,商场的消费尤其是餐饮消费,真的快呈现井喷之势了,万象城六楼几乎每家餐厅爆满不说,门口都是等位的,经过峨眉小镇,已经堵得水泄不通。
甚至连我以为快要关门的味千拉面都有等位的。
没有等位的,只有这家大龙燚火锅了。
成都大龙燚的生意很好,门口的等位区特意为客人搭了简易棚,还外接了空调,人气非常旺。火锅本身虽然比不上在绵阳吃到的越王楼火锅,但量大实在,锅底味道厚重,还算不错。
不知道万象城这家,还是不是成都那里的味道呢?
店里推出的优惠套餐和某团价格一样。
和外面店密集的人流相比,这里竟有些空旷。
装修风格是四川火锅店惯用的红色,与成都店厚重木头大方桌,木头条凳,偏低矮的桌椅相比,看着稍高档一些。
不过大部分座位用的还是条凳。
小料台上只有小料,没有水果和零食。
在四川吃火锅,没有羊肉,羊肉是老北京铜锅涮肉的主打,主食只有米饭,也没有面条,装米饭的电饭煲就放在小料台上,大家自取。
为了迎合北方人的口味,四川火锅店到了北方都要稍做一些改良。比如说,菜单上一定会有羔羊肉,主食里面一定会有各种面条,小料台上一定会有麻酱和酱豆腐。
只是,吃重油重辣的四川火锅蘸麻酱,这就不对味了。
我们三大三小,要了个元的四人餐,加了份牛肉。
看锅底的颜色倒是挺厚重,这个四人餐虽看着是长长的菜单种类挺多,但其实分量都不大。
食材都用小盘子,小碟子盛着,分量都很小,目测都没有超过二两,这个分量和成都大龙燚相比,得少一半。
在成都,盛肉的盘子至少是六寸以上,午餐肉的块儿切得又大又厚。
同样的价格,也许是综合体的房租和食材成本问题,在分量上能少一半。
要的是微辣的锅底,但是仍旧很辣,比北方吃到的本土的麻辣锅底都要辣。
我们几个人,喝了一扎酸梅汤,还喝了四瓶自带的小青柠汁。再加上锅底沸腾起来的辣椒味稍稍有点呛人,吃得大家又是打喷嚏又是咳嗽流鼻涕的。
就这样也是改良过的,我记得在成都吃的大龙燚微辣口味比这个还要辣。我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喝着冰镇饮料吃火锅,隔壁桌来了一对父女,小姑娘看着也就是初中生的样子爸爸要了个中辣的,还不是鸳鸯锅,不由得对四川人的嗜辣能力表示由衷的佩服。
乌鸡卷
四川人好像不怎么热衷吃这个吧,在北方火锅里倒是常见,肉质还可以。
牛肉
套餐里没有,是我们单点的。牛肉品质挺好的,从肉和盘子的粘合度来说,没有注过水,半筋半肉,口感非常好。
羊肉
四川火锅搭配羊肉其实挺违和的,纯粹是为了迁就北方人。
鸭肠和黄喉
分量虽然小,但胜在新鲜,尤其是黄喉处理的非常干净,一点异味都没有,稍稍烫个十几秒,爽脆弹牙的口感就有了,我是黄喉的深度爱好者。
毛肚、鱼豆腐
毛肚品质很一般,不够肥厚,烫熟了吃着有点牙碜。
鱼豆腐就如同超市买的安井鱼豆腐一样,品质中等。
香菜猪肉丸
是用新鲜的猪肉馅搭配香菜现做的,几乎也没加什么调料,就是食材的本色和本味,在浓烈的红油里面煮过之后,掩盖了猪肉的腥味,又弹牙又好吃。
鲜鸭血
四川火锅的标配,鲜嫩程度不是盒装鸭血所能比拟的。
还有脆皮肠,豆筋,红糖,糍粑,蔬菜拼盘
红糖糍粑用的冷冻成品,内里的口感过于扎实,没有糯米的糯。
总结一下
优点:
1、锅底味道还可以,香、麻、辣三个优点都有了。
2、黄喉,鲜鸭血,鸭肠,猪肉丸,这些四川火锅常用的食材品质都不错,足够新鲜,处理得也干净,没有异味。
缺点:
1、北方人吃微辣的锅底,辣度还是有点高,不能吃辣的朋友要慎重了。
2、店里排风系统不太好,导致锅底沸腾起来以后,空气中都弥漫着辣椒的香气,有点炝。
、明明不是成都市井风格的装修环境,却偏偏配着条凳来吃饭,凳子也不结实,和旁边一位大体重男士一起坐在一张条凳上,站起坐下晃晃悠悠,咯吱咯吱响。
4、食材的分量有点小,如果不是团购的话,性价比不高。
石家庄的大龙燚是经过改良的大龙燚。
如果重油重辣的四川火锅直接搬到北方,想必北方人是接受不了的,而毛肚、黄喉、鸭肠、百叶这些食材,北方消耗量又不大,从四川空运成本高,于是菜单里又会出现很多老北京火锅的食材,这样反而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在双休日人流如织的万象城里,这样的人气着实有点差强人意,这也是不能吸引顾客的原因吧。
满分是★★的★话,我给打★★,路过了可以去尝尝,不必专程打卡。
我是糖晓甜,分享美食,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