鳢鱼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从大别山里的普通学徒,做到黑龙江的纪委书
TUhjnbcbe - 2025/4/26 21:46:00

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湖北大别山区出身的高级军、政干部数不胜数,他们大多出身贫寒,在革命的风暴中成长起来,最终成为“上马击狂胡”或是“下马草军书”的干才。

在这其中,章林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尽管他参加革命较晚,但依然在抗战、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风雨历程中为国家,特别是东北地区,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一、艰难困苦少年时

章林底年出生在湖北咸宁张公乡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本姓余,章林是他参加革命后出于保护自己的需要,从父母名字借字而自己新取的名字。他的父母都是普通而老实的普通农民,在那个动荡不堪的年代,从不参与乡间的各类纷争,靠着无休止的繁重劳动,勉强养活着章林姐弟三个孩子。

本来日子就这样似乎也可以过得下去,但天有不测风云,年,章林的父亲余传光突发急病身亡,留下了孀妻和未成年的3个孩子。悲痛欲绝的章母为了维持家人的生活,不得不把章林的姐姐作为童养媳送走,而带着章林每日下田劳作,还要应付地主的催租,每日典当家中物品来抵债。不久,章林的姐姐也病死在夫家,幼年生活的坎坷,在章林心中暗暗埋下了革命的种子。

年,大革命的枪声响彻半个中国,湖北作为北伐战争的主战场之一,先进的思想更是如风般吹进。这期间,章林认识了自己走上革命道路的领路人——聂鸿钧。

聂当时就是中共地下党员,他把章林等人组成儿童团,传授革命思想和道理,还教他们唱《国际歌》。不久,南京、武汉国民党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聂也暂时离开了湖北。年,章林迫于生计,又离开了老家,来到汉口的一家叫做“裕泰祥”的药店当学徒工。

虽然这家药铺给章林等人美其名曰“学徒工”,但实际上只是勉强管饱饭,而根本没有工钱。一天中则要从事多达17个小时的繁重的体力劳动,动辄还被老板殴打、辱骂。后来江汉发大水,章林的母亲也在洪水中不幸逝世,而老板竟然丝毫不松口,一天的假期也没给章林。

后来“裕泰祥”倒闭,章林又到“同生和”药铺上班,哪知这家药铺比之前者,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几度把他摧残的生病吐血,这样直到年,全面抗战爆发后,20岁的章林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他通过渠道,有一次联系上了聂鸿钧,表达了要去延安,“跟着共产党干”的意愿。

就这样,当年11月,章林和聂鸿钧的弟弟聂鸿升来到了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学习。

二、峥嵘岁月日漫长

在陕北公学学习期间,章林系统性的学习了文化、军事和政治理论课程,这为他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然,他最感兴趣的还是中央首长亲授的政治形势课,在课上,他第一次见到了自己敬仰已久的毛主席。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分配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

此后,党组织又派遣他到新疆学习,年学成归来后,章林在延安的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做秘书工作,此时他的直接领导是胡耀邦。年,他又进入延安大学学习俄文,同时参与延大的组织工作,这时延大的校长是吴玉章,正是这些和中央领导一起工作的经历,使他具有了勤勉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对他的成长也是至关重要。

同时,延大俄语的学习,也为他日后在东北的工作,打下了语言的基础。年,他又开始在延安做政治保卫工作,年,他来到陇西农村调研,并在调研期间认识了他日后的妻子——赵晓军,年,他又返回八路军总部,被派到前线工作,同年和赵晓军结婚。

抗战胜利后,资源丰富,工业发达的东北成为国共两党争夺的对象,精通俄语的青年干部章林自然被派往东北。他和妻子赵晓军当年9月2日随队从延安出发,一路走了2个多月,11月12号才乘火车到达哈尔滨,一路上不知吃了多少苦!

过黄河时正赶上赵晓军疟疾发病,章林一边背着虚弱的妻子,一边用另一只手死死地拽住前面的马尾巴,这才带着赵晓军过了河。路上他们还遭遇过苏军的保卫,幸亏章林以流利的俄语向苏军解释了队伍的身份。就这样,11月15日,他们到达了当时黑龙江省政府所在的北安,旋即,章林被任命为北安公安局长。

当时北安的形势可谓是波诡云谲,日满残余势力、土匪、国民党势力、苏联红军和我党混杂其中,苏军虽然支持我方,但限于同蒋介石签订《中苏条约》,这种支持的力度实际上非常有限,而日满残余、土匪和国民党则大有联合在一起搞破坏的可能性。

在章林刚刚前去接手北安警察局时,就有旧警察张贴“欢迎中央军接手”字样的条幅,意图给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干部一个“下马威”。面对这种局面,章林结合自己以前的工作经验,很快拿出了应对办法,他开始对旧警察局人员进行甄别:罪大恶极者直接审判处理;一般伪警遣送回家或安排其他工作;表现进步者则直接留用,同时还征集了部分进步青年直接补充到公安队伍中。

这样,北安的公安队伍就变成了党领导、控制下的有战斗力的队伍。章林率领这支队伍,先后破获了多起土匪和国民党特务的破坏事件,保卫了新生的人民政权,还清理了妓院、烟馆等场所。

年春,章林率领公安队伍,配合苏军,身先士卒,剿灭、劝降了北安周边的多股土匪,在剿匪工作中,他能够和土匪家属人员交心,通过感情的感化,换取土匪的改邪归正;在面对顽匪时,他一口流利的俄语又为他争取到了苏联军队重火器的支援,因此仗打的也漂亮。

年,他被调任海伦县公安局长。海伦的局面,要比北安复杂、严峻得多。而章林,又是结合自身以往的经验,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整肃了公安队伍,还建立县城通往下属各乡的电话联系。

一次,县公安局的接线员向他汇报,爱民乡的电话怎么也联系不上,而其他地方则一切正常,这时的章林敏锐的意识到:爱民出事了!他在向县委汇报后,立刻带领队伍向爱民出发,结果在半路上,遭遇了由爱民向县城奔袭而来的多名匪徒。原来,这股匪徒在攻陷乡公所,屠杀了区队并切断电话线后,竟决定向县城进攻。

两军相遇,情况紧急,可公安部队随队携带的6挺轻机枪竟因为天气寒冷,枪栓抹油过多,被冻住而打不响,在这个紧要关头,章林命令战士们一方面紧急抢占有利地形,另一方面升起火来,暖化枪支。

就这样,机枪恢复了正常的使用,6挺轻机枪的火力打的土匪哭爹喊娘,章林指挥公安部队击毙了土匪大部,少数头目和死硬分子则被活捉。除此之外,章林又在光荣乡设计击毙了绰号“党炮”的恶匪党福生,并抓获了他的8名党羽,就这样,在章林一点点的努力之下,海伦的治安终于走上了正轨。

年,他开始任海伦县县长,在当县长期间,他主抓了两件事:培训干部和恢复生产,在他的努力之下,海伦有了上千人的干部队伍,这支队伍又被用来进行土地改革,推行合作制度和推广新农具,很快,海伦的农业生产就有了很大的提升,而章林在工作和生活中节俭和平易近人的作风,更是得到了全县群干的一致称赞。

三、鞠躬尽瘁建设者

年章林被调入当时的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任省商业厅副厅长。9月任齐齐哈尔市副市长,当时的黑龙江省主席于毅夫特意找他谈话,指出以后城市工作将会是重点,要他多用心。当时他主要负责工商业和统战工作,到任后,他立即拓展人脉,广泛地同省城各界人士接触,交朋友,扫清工商业人士的心理障碍。

在他的努力下,齐齐哈尔的工商业经营全面复兴,并有了进一步发展,年底,全市私营商户超过了户,年成立了全市第一家大型公私合营面粉厂。当时齐齐哈尔是全国解放最早的省会城市,又在“南厂北迁”中从辽宁的沈阳、丹东等地迁入了许多工厂,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但食品的生产却没有跟上。省政府因此从周边县域中划了几个乡镇给齐齐哈尔市,由它们向市区供应食品,这项工作,由章林主抓。

对此,章林提出了“菜、肉、蛋、鱼、乳、果”的六字方针,通过大搞多种经营,极大的丰富了市区副食品的供应。年,他力排众议,在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建成富拉尔基到雅尔赛4万5千伏高压线,到年底,整个齐齐哈尔市市区范围内的农村都用上了电。

电的问题解决之后,他又率领全市群干开始治水,年和60年两年,在他的组织下,齐齐哈尔修成总长度多公里的3条渠道,并发展了多达40万亩的灌溉面积和亩的温室。

章林做建设工作,总是和一线同吃同住同劳动,打井、灌溉、植树,没有活他不干,因此,他的手上、肩上也和最普通的劳动者一样有了厚厚的老茧。

在他的带领下,齐齐哈尔的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大进步,年产鱼近吨,存栏母鸡30万只,昂昂溪区乳牛存栏超过0头。年春节,哈尔滨市场上缺蛋,齐齐哈尔就一次支援了3车皮的鲜蛋。

年,章林开始任齐齐哈尔市市长,这是一个很重的担子,虽然当时黑龙江省会已迁往哈尔滨,但齐齐哈尔作为国家“一五”计划重点投资的工业城市,在苏联引进的“”工程中,独占3家,在当时是响当当的大城市。

尤其是繁重的工业项目建设,更是让这位“大管家婆”劳心劳力,当时齐齐哈尔有“八大厂”,都是员工数万的国有大型企业,他们的建设、运营都需要章林协调,特别是物资的调运方面,为了满足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需求,这位市长可谓是操白了头发。

此外,为了解决工人们的生活问题,他还在富拉尔基区设置商业局分局,扩展富区商业网点,建设拥有超过女工的富拉尔基纺织厂,解决富区重工业工厂青年男工的婚恋问题。章林对齐齐哈尔的城市建设也很用心,他率先提出了“钢铁机械城,瓜果鱼米乡”的齐齐哈尔城市定位,直到今天,齐齐哈尔依然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和绿色食品基地。

年起,在他的组织和亲自带动下,齐市十万军民每周都进行义务劳动,把清代就有的嫩江弱支“西泊”改造为今天的国家级4A水利景区,齐齐哈尔的名片——劳动湖。

在上个世纪60年代那个财力匮乏的年代,他就提出了齐齐哈尔的龙华路改造,沿着跃进路把齐齐哈尔的南北市区连接起来等大手笔的项目,可惜的是随着省会易主,直到今天,富拉尔基区和齐齐哈尔的北三区也没能连在一起。

此外,他个人还爱好体育运动,尤其是冰球,这样在他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大别山里的普通学徒,做到黑龙江的纪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