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新手钓友都有这样一个爱好:问别人要配方。为啥呢?还不是因为市面上的鱼饵品种太多,渔具店老板一会儿说这个可以一会儿说那个可以。再加上现在很多喜欢“钓人”的钓鱼主播喜欢推荐各种饵料,很多新手钓友都懵圈了。选来选去的不仅鱼没钓到几条,私房钱到是不见了很多。选饵料真的有那么难吗?其实并不难,只要按照这4个原则搭配饵料,就再也不用花冤枉钱了。
饵料有很多种类型,大致可以分为基础饵,主攻饵以及状态饵。基础饵很好辨别,一般量比较大,价钱还不贵,主要成分是以谷物为主,本身味道比较淡,什么鱼都会吃,但也没有针对性。主攻饵就是比较有针对性的饵料,也很好辨别,一般包装袋上都有标识,比如说某鲫,某鲤。它决定了饵料的味型以及颜色,决定了这份饵料什么鱼比较感兴趣。状态饵,顾名思义就是调整饵料状态的,它决定了饵料的比重,雾化速度,膨胀度等等。
一,根据目标鱼来配饵
钓什么鱼配什么饵,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比如说我们钓的目标鱼是鲫鱼,那肯定要选一份针对鲫鱼的主攻饵,钓鲤鱼就选一份钓鲤鱼的主攻饵。切不可听某些大师忽悠,说什么通杀饵,所谓的通杀就是通通不杀。还不如直接开一份基础饵作钓得了。只有一份目的性很强的饵料才能让你的目标鱼吃得过瘾,吃得开心,才会呼朋唤友的过来享用大餐。
二,根据当前水情鱼情来决定饵料味型
饵料有各种各样的味型,它们在不同的水情和鱼情下有不同的效果。选对味型,鱼口就比较干脆,味型不对,鱼口就慢,动作就轻。各个味型的使用可以遵循以下规律:
春用腥(鱼儿需要补充大量蛋白质),夏用清淡(避小鱼),秋冬用浓腥(浓腥诱鱼快,诱鱼范围广,还能给鱼儿补充大量蛋白质)。
遇到天热鱼不开口,饵料尽量清淡,可以用酸饵,水果味饵。
鲫鱼喜欢的味型有很多,腥的香的都喜欢,可以是奶香,也可以说红虫腥,蚯蚓腥,虾腥等等。
大鲤鱼比较喜欢酵香,奶香,红薯香,螺肉腥,微甜以及谷物香。
草鱼比较喜欢果香,草香以及奶香,偶尔对腥味感兴趣。
除了主攻饵的一些基础味型,还可以通过一些辅助饵来调整饵料的味型,比如说南极虾粉,蚯蚓粉,红虫粉,玉米香精,草莓香精,红薯香精等等,大家可以视情况酌量添加。
三,根据鱼情确定饵料的雾化
饵料的雾化很重要,它决定了你的饵料在水底的状态,也决定了这份饵料的味型能传多远,多快。有时候饵料的状态比味型还要重要。为啥呢,因为一种鱼不可能只喜欢一种味型,况且野生鱼也不怎么挑食。但是,如果饵料的雾化不好,诱鱼速度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
当然了,也并不是说任何情况下饵料都要有足够的雾化。比如说小杂鱼比较多的情况下,我们就会控制饵料的雾化。要么让饵料成干散装,要么黏一点,硬一点,让饵料尽快穿过小鱼层。
调整饵料雾状态的饵料有很多,比如说雪花粉,轻麸,拉丝粉,粘粉等等。前面2种是我们用得最多的减轻饵料比重,增加饵料雾化的状态饵料,后面的2种饵料则能够增加饵料的粘性和比重。也可以互相搭配,比如说既加轻麸又加拉丝粉。
四,经济实惠很重要
尤其是在自然水域钓鱼,并不是说饵料越贵越好。拿路人甲来说,只要能达到预定的效果,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价钱实惠的。比如说同样都是减轻饵料比重的饵料,我就会选价钱便宜的轻麸。比如说拉丝粉,我经常会买一大袋,装在矿泉水瓶子里慢慢用。有时候饵料便宜点不会影响你的渔获,只要味型对了,状态出来了,鱼儿照样吃得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