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的不同人生里,或许藏着相同的故事,我用故事写故事。
注:图片来源网络鲤鱼两条/文
01
林老汉来到小儿子家的时候,门口的那片竹林刚好长得郁郁葱葱。他六岁的孙子趴在地上,不知道在干什么。
林老汉上前跟着蹲下,问道:“小苑,这是在做什么啊?”
孙子就地转了个方向,趴向了另外一边,道:“我才不告诉你!”
林老汉大笑,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一把糖果,五颜六色的糖纸在阳光下似乎会发光,林老汉逗他:“叫声爷爷,我就把糖给你!”
被称作小苑的孩子咽了一口口水后,还是继续趴了下去,瓮声瓮气道:“我才不喜欢吃糖!”
林老汉闻言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他把那把糖果放在地上,转身走了。
孩子伸了伸脑袋,看了一眼,确定林老汉走了后,快速地把那把糖果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
他吃了一颗后,然后把剩下的糖果放在地上,分成两半,一半继续放进了兜里,而另外一半他埋进了土里。
屋里有人在大声喊:“小苑,吃饭啦!”
孩子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再看了一眼埋在地里的糖,确认已经埋好后,小跑着走进了院子。
注:图片来源网络02
第二天一大早,林老汉起床便问:昨天晚上你们听到什么声音了吗?
屋里其他三个人都摇摇头,林老汉道“怪了”。小儿子问怎么回事,林老汉答我昨晚好像听到有人在说话。
小儿子一边吃饭一边问:“说的是什么啊?”
林老汉想了想:“爷爷,我想回来!”孙子小苑的筷子突然“啪”地一声掉在了桌上。
旁边的妇人呵斥了孩子一声,孩子赶紧把筷子捡起来,继续吃饭了。
林老汉是来小儿子家里养老的,他一共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都嫁得远,多年不曾回家一次,老来自然靠儿子。
怎料林老汉在儿子家住了一段时间,每晚都能听到这个声音,那似乎是一个小女孩的声音,却又听得不太真切。
第二天起来问大家,却又都说没有听见。小儿子说:“爸爸,乡间晚上多虫子叫,您怕是听岔了。”
儿媳点头表示赞同。
直到有一天晚上,林老汉真真切切听见了这个声音,惊得满头是汗,他赶紧起床,走出房门叫儿子过来。
一家人坐在屋里,林老汉语无伦次地说:“就是在说爷爷,我想回来!”
“我知道怎么回事!”孙子小苑突然过来说。
“是姐姐在说!”小苑道。众人听得背后一凉。
注:图片来源网络03
小苑的姐姐,也就是林老汉的孙女,她在两年前就已经死了。
小苑的父母本都在外打工,小苑和姐姐都是家里爷爷奶奶在带。直到一年前,小苑快要上一年级了,父母才从外地回来。
回来没多久,小苑的奶奶就去世了,看爷爷一个人生活也孤单,小苑的父母就把他接过来一起生活了。
小苑平时睡得很早,如今大半夜还不睡觉,父亲倒是很快反应过来了。他严肃道:“小苑,是不是你在捣鬼?”
小苑这个孩子,平时鬼点子就有点多,自从爷爷来后,尤不喜欢和爷爷说话,总是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
听闻父亲的话,他低下头用手搓着衣角。父亲怒说:“果然是你在捣鬼!”
父亲作势拿起一旁的扫帚要打他,却被林老汉拦了下来。他叹了一口气:“终究是我的错啊!”
林老汉年轻的时候,有些重男轻女,他只喜欢儿子,不喜欢女儿,是以两个女儿才都走得那么远。
同理,他喜欢孙子,不喜欢孙女。小苑的姐姐,小名叫竹子,大小苑两岁,从小两人就玩得很好。
竹子五岁多那年,林老汉自作主张把她送给了家里一个远房亲戚去养,那个亲戚一直没有孩子。林老汉认为这不是什么大事,没有告诉儿子儿媳。
孩子送过去不过半年,就因病走了。竹子从小身体不好,的确喜欢生病,经常半夜发烧,三岁时就差点走过一次。
儿子儿媳欲怪罪于他,母亲哭说:“孩子不送过去,恐怕也是活不下来啊!他家住在城里,条件比我们这里好多了。”
这也是实话。所以儿子儿媳后来还是原谅了林老汉,但是小苑却一直记着。
因为姐姐走的前几天,还给他打电话,说那里不好玩,她很想回来,让小苑去给爷爷说。
林老汉后来也觉后悔,想在孙子身上补偿回来,无奈孙子总是不爱搭理他。
第二天的傍晚,小苑继续蹲在地上埋东西,林老汉又上去问。小苑这次终于回答他了:“姐姐说,把吃的埋进土里,来年就能长出竹子!”
林老汉闻言落泪。抬头,门口的竹林依旧郁郁葱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