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人都知道野钓获鱼的多少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这里,除了客观因素的水情(流水、静水、浑水、半浑水、清水、污染水)、鱼情(有没有鱼、鱼多、鱼少)、天气因素(季节、气压、温度、阴雨晴、风的大小、风向)是我们临场垂钓不能左右的以外,主观因素比如我们的钓具、钓饵、在野钓情况下如何选好钓位、钓技等方面都是我们钓友可以自己把握的。
在野钓情况下,如何选择一处满意的钓位?其实,由于鱼种的不同,鱼的习性会有很大的差异,钓位的选择会有所不同,所以不是一两句能说清楚的。本文就这个问题,说说对野钓鲤鱼的情况下如何选好钓位的一些粗浅认识,供感兴趣的钓友参考。
钓谚云:“三分钓技,七分钓位”。可见垂钓过程中选择钓位的重要性。在野钓情况下,如果你的钓位选对了,可以大获丰收,但是选的不好,钓获就很少,甚至选的再差一点的钓位,你可能一条想钓的对象鱼也钓不到。
鲤鱼是一种快速生长的大体型鱼,是底栖杂食性鱼类,南方野生的两冬龄个体大者可达克以上,北方两冬龄大者只能长到克以上,人工养殖可以长到1克以上。
野生鲤鱼喜欢在大水面水域顶水拱地巡游觅食,它不像鲫鱼那样一旦选择安家之外就很少搬家。它几乎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觅食是走走停停,食物多的地方会多停留一会儿但不会长久停留。因此钓鲤鱼选钓位就不能像钓鲫鱼那样,比如近岸浅水处可以钓到鲫鱼的地方,但不一定能钓到鲤鱼。钓野生大鲤鱼找到适宜大鲤生存的水域,比如江河、湖库和大一级输水灌渠。在这些水域,鲤鱼可以躲过人们的过度捕捞而生长到成熟期繁殖后代,有的可以长到10千克以上甚至更大;而小沟渠、池塘则没有这样的条件。
但在这些大的水域也不是随便找个钓位就能钓到鲤鱼的,现在钓鱼之前必打窝皆缘于野外水域鲤鱼个体数量的相对稀少。如果打窝垂钓,三五天才聚来大鲤鱼,钓者也不会有太大的耐心,关键是一般人也耗费不起,所以,这样的钓位就不能称其为钓鲤鱼的上好钓位。鲤鱼觅食会走走停停,所以钓位要选择在鲤鱼觅食的通道上,也就是我们钓鱼人常说的“鱼道”。
如果你选择在鲤鱼的鱼道上,最好的验证方法是垂钓一整天,因为这一整天鲤鱼会出现4次觅食高峰(个人心得),即上午8-10时,下午4-6时,夜间9-11时和黎明3-5时。这4个觅食高峰期如果还没有鲤鱼,一来说明你钓的这片水域可能没有多少鲤鱼,二来如果确认有鲤鱼,那么你的钓位就没有选择在鲤鱼觅食的通道上或者说离鲤鱼觅食的通道太远。当然天气因素也会影响鲤鱼的觅食,比如秋天一直持续的西南风突然刮起了偏北风,当天不会影响鲤鱼的觅食,因为鲤鱼是底栖性鱼类,虽然上层水温会略有降低,但底层水温暂时还没有降低,可第二天底层水温会降低,我们知道,鱼是变温动物,其体温和水温相比相差不会超过1度。因此,鱼儿也会调整体温以适应水环境的变化,这期间会出现短暂的停食,一旦调整完毕,鲤鱼适应了,即便还是继续刮北风的天气,只要水温没有达到鲤鱼觅食的下限,鲤鱼照样会继续觅食。所以,钓鲤鱼之前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