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播报
经历了一轮“过山车式”的鱼价暴涨暴跌后,这两天广东黑鱼价格止跌企稳!
7月12日,广东装车价:2斤上10.5-11元/斤(5斤头达11元/斤),1-2斤8.6元/斤。塘头价方面,基本上持稳,2斤上六成鱼统货价在9.4-9.5元/斤,每增加一成2斤上规格上涨0.2-0.3元/斤。
因为“经历过疯狂”,所以“不屑于平凡”。目前流通商和养户虽有买卖意愿,但是交易量并不高,呈现出互相嫌弃的状态。
年7月12日部分地区黑鱼塘头价
地区
规格
价格(元/斤)
7月8日
7月12日
广东
黑芝麻
(元/万尾)
-
-
尾/斤
(元/尾)
0.6
0.6
2斤上(装车价)
10.7-11.5
10.5-11
1-2斤(装车价)
8.6-8.7
8.6左右
1斤下
7
7
2斤上六成
/
9.4-9.5
2斤上七成
10.2左右
9.7-9.8左右
2斤上八成
10.5左右
10-10.2左右
浙江
湖州
老鱼统货
9
9
尾/斤鱼苗
21
21
行情时有波动,报价仅供参考。鱼价大涨大跌,让人猝不及防!按照每年的行情走势,夏季是黑鱼价格大概率走高的时期,建议养户们务必做好病害防治,以免有价钱的时候自己却没办法卖个好价钱。以下为每年夏季黑鱼最高发的一种疾病,内附详细防治攻略,建议收藏。每年6~8月份高温期,池塘养殖的杂交鳢进入细菌病发病高峰,尤其是舒伯特气单胞菌病,感染后急性发病,对杂交鳢有较高的致病力和致死性。近年来,舒伯特气单胞菌引起的内脏类结节病在养殖杂交鳢中大量暴发,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高温期杂交鳢舒伯特气单胞菌的病因、流行特点和防治方法,以期为高温期杂交鳢病害的防控提供帮助。1
病原和临床症状1、病原
舒伯特气单胞菌又称舒氏气单胞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属气单胞菌科气单胞菌属,广泛存在于海水、淡水和土壤中,是一种人-畜-鱼共患的条件性致病菌,同时也是引起鳢科鱼类内脏类结节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该菌在胰蛋白胨大豆琼脂(TS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28℃培养24小时,能形成圆形、边缘整齐、隆起、表面光滑、淡黄色的菌落(图1)。图1舒伯特气单胞菌在TSA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2、临床症状
外观感染舒伯特气单胞菌的病鱼体表有点状或斑点状出血(图2),肛门发红(图3)。解剖见鳃丝淡红、有少量出血(图4),肝脏肿大充血、有大量触感较滑、形态不规则的白点(图5),肾脏有大量形态较小、不规则、触感较滑的小白点(图6)。胆囊肿大,胃、肠空,充血。图2病鱼体表有点状或斑点状出血图3病鱼肛门发红图4病鱼鳃丝淡红、有少量出血图5肝脏肿大充血、有大量触感较滑的白点图6肾脏有大量形态较小、不规则、触感较滑的小白点2
杂交鳢舒伯特气单胞菌病的流行特点
杂交鳢舒伯特气单胞菌病主要流行于6-9月的高温期,放养密度过大,氨氮、亚硝酸盐高的池塘容易发病,且多发于高温期“白撞雨”天气或连续阴雨天后。该病感染后容易急性发病,对杂交鳢有较高的致病力和致死性,各个阶段的杂交鳢均可感染发病,当年养殖的“新鱼”发病较多,亦可感染二龄鱼。佛山地区高温期平均发病率40%左右,发病池塘死亡率10%-40%不等,发病后3-4天达死亡高峰,发病严重的池塘每天死鱼可达上千尾。内服抗菌药后死亡量会下降,但是容易出现反复。杂交鳢感染舒伯特气单胞菌与诺卡氏菌均能引起鱼内脏“白点”症,诊断时需要注意区分。舒伯特气单胞菌引起的“白点”触感较滑,诺卡氏菌引起的“白点”呈凸起状。
此外,舒伯特气单胞菌病多发于水温30℃以上,而诺卡氏菌病在水温20-28℃更容易发病,且感染“旧鱼”(二龄鱼)较多,一般呈慢性发病。
实际养殖过程中,二者也可能并发,处理时需要加以区别,采取相应的措施。
3
杂交鳢舒伯特气单胞菌病的防治建议1、适量放养,控制合适的放养密度,避免过量投喂,防止池塘氨氮、亚硝酸盐过高。2、定期使用“底加氧”改底、增氧,改善池塘养殖环境,减少病原菌滋生。3、白撞雨、连续阴雨天,外泼“激活”+“速解安”增氧抗应激。4、杂交鳢舒伯特气单胞菌病一般是高温期发病,且呈急性死亡,发病后一般先停料,然后用“速解安”+“激活”调水2-3天,发病严重的池塘需要适当换水处理。发病情况稳定后内服拌料内服,连续内服5天,死亡情况控制后,隔几天还要继续内服防止病情反复。5、慢性死亡时,内服抗生素,同时外用“永乐碘”等刺激性小的消毒剂进行处理。文章来源:利洋水产,作者雷燕、刘振技,特此鸣谢。转载请注明出处。最近成立了生鱼鱼苗、成鱼销售群
对接供需两段,欢迎扫码加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