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发达的社会
学习几门语言是非常有必要的
比如说什么上海话啊、广东话啊、北京话啊……
哈哈,开个玩笑!
毕竟对于咱们东山人来说,
我们东山方言已经够博大精深了!!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人文,方言俚语是乡土文化的一种载体。俗话说“三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由于东山历史上为太湖中的岛屿,造就了东山方言的特殊性。
不信?
来考考你!
下面这些方言是咱们东山中学的退休老师金弘淳研究整理出来的。你看看自己还能记得多少?
,厥得起:昏厥
,葛子:结巴
,脱茄:脱臼
,南过(农):难过,难受
,勃瘤头,较大的脓包
,石疖头:较小的脓包
,垦秋:一种大小,形体象狐狸的小兽。东山人也把不知疲劳地劳作的人叫垦秋
,灰里鞭:蝮蛇
,麦叶蝶:飞蛾
,才即:蟋蟀
,晶晶:小型蝉
,洋思他:中型蝉
,响蝉:大型蝉
,荇(an,一声)哥:鹦鹉
,蛳螺:螺蛳
,象勃头:大象
,嗯欧:鱼
,金鲫嗯欧:金鱼
,塘婆/呆塘婆:塘鳢鱼
,汪牙:昂刺鱼
,即蛛:蜘蛛
,田鸡/青壳田鸡:青蛙
,克子:体型较小,皮色浅褐色的蛙类
,癞团/麻癞团:癞蛤蟆
,荇(an,一声)桃:樱桃
,海菜:苋菜
,翁菜:空心菜
,棉子(农):梅子
,北瓜:南瓜
,抄:调羹
,绞力棒:麻花
,七粒米八担水:薄浪汤:很稀的粥
,朱滚头:下水劳动时穿的内裤
,裙爿头:儿童遮羞的布片
,吉:镰刀
,纸板铜钿:类似古代串成一贯一贯的纸钱
,库篮:用稻草或蒿草编成的盛放纸板铜钿的容器
,碗盏家牲:碗盆,勺之类
,搬碗:祭祖
,热显:夏天只闪电,不响雷
,雷响霍显:闪电打雷
,乌胶:阿胶
,黑欧:彩虹
,湖胶(高):太湖大面积严重冰冻
,假使道:假装
,嚒着(农)/作兴:有可能,也许
,滴角四方:方方正正
,滴立滚圆:非常圆
,一拍明缝:严丝合缝
,结个罗多/辣别辣别:东西很密,很多,数不胜数
,跌失铺盖:包扎得很不严实
,本脱来/奔炭:本来,原来
,热秶铺烫:热气腾腾
,铺/铺出来:往瓶里灌水或烧饭时,液体溢出,有时也叫盘出来
,勿宁:没有发生或没有做
,呒缽:没有
,喇叭腔:办事不成而出洋相
,汪芽栗子:本来不是这样处理的事,不恰当的处理方法
,即木:接下来马上发生
,勒海:在
,喔葛乱球:说不清道不明
,实骨子:其实,实际上
,眼眼掉:偏偏
,一塌刮之/亨勃冷打:全部算进去,全部包括
,勿作兴:不可以,不应该
,作兴淘:有可能
,倪席:擦洗席子
,吃素碰着月大:是不凑巧,事与愿违
,赛过。。。:好过。。。:好像。。。
,泾渡:水边供人洗衣服或上下船的石级
,吃局:零食
,居于:价格贵
,本炭哇/嗯炭哇/生炭哇:本来嚒
,蹩脚:差劲
,杭尽杭事/几几化化:很多很多
,葛末:那么
,纳亨:怎么样
,榨沙:干什么
,冷镬子里爆出热栗子:爆冷门
,大年夜出月亮:不可能的事
,勿来该/勿来汕该:不行的
,空心汤团:空喜欢
,花好桃好:样样都好
,酸胖气/算孟气:变质食物的腐酸味
,打耳光勿放:挡不住美食的诱惑
,杂缽拉带:指食物很杂
,没煞烟筒头/热煞黄登婆:固执,不可理喻
,哭死上:玩命的蛮干
,脱之落索:言语,办事很不靠谱
,丑头怪脸:言行举止令人讨厌
,得绝下家当:得到本不属于自己的绝户的家产
,眼毒俚俚:几分羡慕,几分嫉妒,几分不平的眼神
,听葛爱书:倚墙听免费的评弹
,呒天野地:漫无边际或吹牛不着边际
,居促廿三:办事不光明正大,暗箱操作
,葛厄/葛厄牢:抱,抱住
,霍上起:靠上去,贴上去
,依错怪样:行为举止另类,别人看着别扭
,牵婆:船上匀水的工具,形如半只编钟
,霍烂泥:鱼池干塘后用牵婆把鱼池的淤泥抛到鱼池梗上
乡音是飘香的茶,乡音是心中的歌,乡音是思乡的愁。从元稹的“是我乡音听渐难,常教孙子学乡音”到苏轼的“乡音无伴苦思归”,无不反映了远行游子对故土的依恋。
当今时代,学生从小讲普通话,学成之后又大多在外地工作,对他们而言,方言已渐行渐远。从不会讲到听不懂,即便是身居故土的人,随着一代代老人的离世,越来越多的方言正在成为语言文物。所以各地多有开设方言课堂,为的是保护乡土语言文化。
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山人,金弘淳老师一直有一种责任感,要把东山方言用文字记录下来,一则为东山文化的传承做点事,二则为远行在外的东山籍游子送上乡音,以解乡愁。
那么,作为一个东山人,上面列举的个方言你都记得吗?你还会说吗?说得还地道吗?
东山喊你回家看看!
文章来自:文化东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