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一年中第四个节气。这时昼夜平分,因这个时刻处于春季的中点,这交点也称为春分点。春分点和秋分点,合称为二分点。春分点系天文学名词,全球通用;春分点的确定,始于商代(约在公元前18一20世纪)。
古代的春分分为三候:“一候玄乌至,二候雷始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天文学上规定,春分为春季开始。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农谚:“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春分花信:“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这一天,我们苏州人一般怎么过呢?
通常是“玩蛋”!
你可以这样玩↓
或者,这样玩↓
为什么要在春分这天竖蛋呢?
春分竖蛋习俗起源于年前的中国,是为了庆祝春天的来临。民间的说法是,春分这天最容易把鸡蛋竖起来,因为春分这天,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刚好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因此在这一天“竖蛋”最容易成功。
不光“竖蛋”,春分过后,对于广大食客朋友们来说,简直就是迎来了盛宴!因为苏州人最爱的春季时鲜菜要开始抢登大家的餐桌!快来看看下面这些品类繁多的美味,哪个是你最爱?
爱吃河鲜的亲,三月里可以大饱口福啦!
菜花塘鳢鱼苏州人眼中,菜花盛开时的塘鳢鱼堪称人间美味。
塘鳢鱼面颊两边有两块豆瓣状的面颊肉,最是好吃,集而成菜,俗称为“炒豆瓣”。一盘“炒豆瓣”要很多条塘鳢鱼的面颊肉才能做成,其珍贵程度也就可想而知。
塘鲤鱼炖蛋也是很常见的一种做法。这道菜是清淡至极的荤菜,鱼肉比蛋还要细嫩,但细而不碎,嫩而不烂,那鲜活的口感,吃过的人才懂!
菜花甲鱼提到了菜花塘鳢鱼,当然也不能忘记菜花甲鱼!
越冬后的甲鱼,在油菜花盛开时出来活动。此时的甲鱼十分肥壮,味道鲜美,因此被称为“菜花甲鱼”。
菜花甲鱼体内肥膏遍布,清炖甲鱼是常见做法;口味偏重的,可以尝试红烧甲鱼;煨甲鱼则要用整只的母鸡一起煨,看中的是煨好后和鸡汤融在一块的汁;若甲鱼不够肥大,也能切了片炒。
明前螺蛳“清明螺,胜似鹅”这句话几乎每个苏州人都晓得的。清明前的螺蛳是一年中最肥美的时候。清明节后,螺蛳就要产籽了,也会比较瘦,就不那么好吃啦!爱吃的人要抓紧。
蚌肉蚌肉是苏州人开春喜欢吃的一道土菜。每年清明前,蚌肉最是肥美。
不需要加味精,简单的烹调,最能体现蚌肉的自然原味。蚌肉金花菜、蚌肉烧豆腐都是老苏州钟爱的菜品。
“桃花流水鳜鱼肥”的季节,怎能忘了味道鲜美的鳜鱼呢?
"松鼠鳜鱼"堪称苏帮菜的代表,外松脆,内软嫩,卤汁酸甜适口,滋味鲜美……
当然,鳜鱼也不止这一种吃法,加点葱姜和调料,简简单单清蒸一下,那鱼肉也是鲜嫩多汁,唇齿留香,看似轻描淡写,却正好恰如其分,增一分则浓,减一分则淡了。
如果说你不爱河鲜?那也不用急,苏州春天还有“一块肉”——酱汁肉!
一块“精致”的酱汁肉,高寸许,色艳红,夹起一块放在白米饭上,米饭染上桃花红。入口肥而不腻,酥而不烂。堪称视觉、味觉的双重享受。酱汁肉配着白花花的米饭,简直能香掉舌头。
如果觉得鱼肉太腻也不是问题,苏州的春天怎么会缺“小清新”一点的美食呢!
春笋俗话说“尝鲜无不道春笋”。才露尖尖角的竹笋品质是最美好的,肉质细嫩鲜美,口感脆爽,怎么做都好吃,让你的味蕾先品尝到在春天清新爽口的滋味。
苏州人吃春笋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放酱油炒成油焖春笋,不过春天最诱人的春笋美食就是腌笃鲜。
腌笃鲜,用咸肉或咸蹄髈与排骨或新鲜蹄髈,加上鲜笋慢火炖熟。鲜肉出其鲜,咸肉出其香,新笋再助其清爽,成就了腌笃鲜“汤汁浓白厚醇,肉绵笋脆,滚烫香鲜”的美味。
七头一脑苏州人爱吃的野菜中,“七头一脑”威名赫赫,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香椿头。
虽然香椿头有种独特的味道,有些小伙伴吃不惯,但苏州人觉得香椿头炒鸡蛋、拌豆腐都很好吃!滋味特别鲜美!
不过香椿头虽然好吃,但也要提醒大家,香椿头中含有亚硝酸盐,虽然新鲜的香椿头还不至于引起中毒,大家食用之前也要先焯烫,除去亚硝酸盐。
最后,既然有这么多的美食,吃得有点腻了怎么办,别急,你可以饮一杯明前的碧螺春?
冲泡碧螺春,须杯中先注开水,后放茶叶,茶叶皆沉杯不浮,茶叶徐徐展开,显天然本色。阳春三月,饮一杯碧螺春,闲看姑苏,好不惬意。
好了,介绍了那么多,想必你也忍不住了吧,这个春分,让我们用味蕾感受苏城吧!
素材来源:苏州发布
赞是一种鼓励
分享是最好支持
点击右下角写留言发表你的心声
我们期待与您的交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