鳢鱼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一个吃货的自我修养,这份春天的食单都打上
TUhjnbcbe - 2022/3/1 15:14:00
网络推广求职招聘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640.html

春天是属于食草动物的,吃货们其实不仅追求吃的鲜美,还得看着愉快!

追求时令鲜食,是生活趣味,也是一种生活哲学。对时令菜的执念,源于“不时不食”的认知,与当代西方兴起的“慢食主义”殊途同归,以时尚的名义复古起来!

食草动物们,和看草(花)动物们最能达成的共识,就是同爱春天的卖相。

在这么个讲究的季节里,——计较茶是否清明前的,刀鱼是哪天捕到的,香椿是不是谷雨前的,——那么如果原料不算给力,这充满春天气息的摆盘,已经够凑满一桌的春色了。更别提再有手工炒制的龙井、本地料理师傅精心准备的春菜。

这是哥刚在宁波万豪酒店体验的轻食早餐,满桌的春色

当然,只爱色相的根本不是真吃货,

花草鱼虫都吃,才是真爱!

春天花会开,所以吃起来

昆明最大的篆新菜市场到了春天,鲜花和蔬菜一样,都摆放得整整齐齐,正是眼前时令的食材。

棠梨花是最常吃的花儿,花苞只有四川花椒大小。云南人用酸辣、香辣、甜辣……各种不同的辣味伴随着花苞被牙齿咬开……那个劲儿,你还是自己试吧!

玫瑰花也是常吃的花,民国时昆明人就爱用白酒加玫瑰花瓣蒸馏成的玫瑰升酒,玫瑰大头菜也是名产。至于玫瑰花馅的鲜花饼,更是去云南旅行必买手信。

只给敢吃的人

椰虫不多见,一株受虫害的椰树里最多一两只。

相比多渣的蚕蛹,椰虫肉更为细腻。水煮后过油炸香,配以酸甜汁,与玫瑰花瓣同食,美味得无法言喻。

赏的是花儿,真鲜的是菜

江南初春最讲究“七头一脑”

枸杞头、马兰头、苜蓿头、荠菜头、香椿头、豌豆头、小蒜头和菊花脑。

菊花脑就是菊叶,烧蛋汤最清口

荠菜初春食用,最温润鲜美

清明时节的马兰头最鲜嫩,细细剁碎,拌上豆干,点上香油,这是南方孩子最熟悉的马兰头香干。

《诗经·采薇》里的“薇”就是野豌豆的嫩苗,碧绿生青

苜蓿头即是草头,非重油不能食,配肥腻的食材最佳,比如本帮名菜“草头圈子”(“圈子”即猪大肠),南京人也喜欢用草头配江鲜,比如河豚,又或是河蚌,一并熬汤。

小蒜头不太多见,气味香辛,腌渍后配白粥脆嫩爽口。

至于枸杞头,多数地方人都只食用春天发出的嫩芽,过了清明,苦味加重,就不能吃了。但是广东惠州的人,必得要连梗一起食用,因为清热祛湿,适合当地多雨的春天。而且带梗的枸杞烧汤,汤色碧青,煞是好看。

南北皆爱的香椿

雨前香椿嫩如丝,还有20多天就到谷雨了,喜欢香椿的人要抓紧多吃两次。北方因为寒冷的气候,春天的菜不如南方丰富,但香椿一出,也算慰藉吃了一个冬天大白菜的苦闷。

洗净下沸水氽烫(这也是为了去除亚硝酸盐),深绿倒转为更讨喜的青绿,切碎了拌豆腐、炒鸡蛋,一入口,那股饱满的浓香对味蕾的冲击着实不小。

注意!

香椿不要和黄瓜同食,黄瓜中的维生素C分解酶会破坏香椿的维生素C含量;也不要和牛奶同食,会引起腹胀。

整个春天你抢了熊猫多少笋

好了,熊猫有专门的竹子吃,咱真没跟它抢食!

春天最应该抓紧吃的肯定是春笋。冬笋藏于地下,春笋萌发地表,所以在很多产笋的地方,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冬笋可以随便挖,春笋长在谁家竹林就是谁家的。

油焖笋是江南最常见的家常菜了,至于和鲜肉咸肉混搭的腌笃鲜,更是滋味绝佳,讲究点的,鲜肉咸肉得先蒸熟了再扣到汤锅中和笋同煮。

苏州有种最古怪刁钻的食笋法:笋还在地里的时候,劈开,塞肉馅,外面裹上草绳,点燃。草绳烧完,肉也熟了,笋的汁液和肉汁混合在一起,分外鲜美。

四川人也爱吃笋,竹笋肝膏汤是当地的特色菜。把新鲜的猪肝外膜撕去,磨成茸,不断用小滤网把稍大一些的颗粒去掉。用葱姜放入肝汁,加蛋清、盐、料酒、胡椒粉,上蒸锅。需极为讲究火候,肝汁凝成果冻状为佳。这道菜甘甜鲜美,是满满春天的味道!

春江水暖鱼先知

熬过寒冬的鱼,却熬不过春季里吃货萌动的胃!

春有三鲜,刀鱼为首

一两刀鱼一两金的俗语新解,刀鱼的身价涨到多元每斤。老半斋的刀鱼汁面倒没贵太多,只是往昔刀鱼拆骨炒成的鱼松,用纱布扎好入汤锅,再加上蹄髈、鸡肉等食材,文火慢炖熬出的刀鱼汁,现在只剩下蹄髈的肉嗝气,让人惆怅。

江南对刀鱼的爱,可以追溯到宋代,苏轼、陆游、梅尧臣都用华丽的辞藻深情吟咏过刀鱼。到清代益发发扬光大。李渔嫌弃鲥鱼吃多了会腻,还是刀鱼味道甘美,吃撑也停不下来;钱泳告诉人们,刀鱼最鲜的是肠子,所以你如果遇到把刀鱼内脏处理得一干二净的厨子,可以直接骂他们。

“江刀”、“海刀”、“湖刀”(生活在不同水域中同一物种),二三月的江刀,从长江口洄游,体内脂肪肥润,游至江阴,盐分已排得恰到好处,性腺也已成熟,最是“腴而不腻,鲜美称绝”。

告诉你!

你可能不曾想到,刀鱼居然会是再廉价不过的凤尾鱼的分支。从印尼海域出走的凤尾鱼,一路北上的过程中,分化出适应较温暖气候的七丝鲚和较适应寒冷气候的刀鲚。

鱼鱼鱼,以春天的名义

“桃花流水鳜鱼肥”和“正是河豚欲上时”,张志和苏东坡都是大吃货!春天也正是吃这两种鱼的时候。此外,苏杭的塘鳢鱼、甲鱼,岭南的三黧鱼都是正当令的鱼鲜。

塘鳢鱼的肉嫩,刀工最为讲究,从肚子上一剖为二,(带骨的叫雄片,不带骨的叫雌片)苏州拿来糟溜,杭州人放春笋翻炒。

塘鳢鱼还有一种奢华的做法,雪菜豆瓣汤。据说乾隆皇帝也爱这道菜,其中“豆瓣”用的都是塘鳢鱼的脸颊肉,苏州人称之为“耳光肉”,一条鱼也就两小块,也是最鲜嫩的部位了!

至于甲鱼(它虽不是鱼,占了鱼字也要吃!),也是油菜花泛黄了最佳。此时的甲鱼腹中往往有蛋,脂肪也厚。一旦到了初夏,蚊子飞舞的时候,甲鱼“有毒”——当然其实并没有,只是老而柴,滋味大减——不好吃了。

三黧鱼鱼鳞下脂肪厚,刺多,通常清蒸,就跟鲥鱼的吃法相似。但是若是跟当地的苦瓜同煮,却交融得甚好。将带着鳞片的鱼肉挟起,入口大嚼,虽不细嫩,但鲜味依旧,且更有筋道。

鱼的邻居也好吃,小河鲜也有大味道

清明前后,另有两样河鲜不容错过。一是螺蛳,二是河虾。

螺蛳,清明前后最是肥美,且不含籽,有“清明螺,壮似鹅”的说法。螺蛳实在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小菜,不过“螺蛳过酒,前世未修”,爱喝一杯的你们懂了?

至于河虾,不能不同杭帮名菜龙井虾仁。与历史悠久的西湖醋鱼不同,龙井虾仁流行不过百年。虾仁必是春天的小河虾,一斤小河虾剥出虾仁,虾壳便有半斤。春天虾肉结实,不如夏天肥美,但更有嚼劲。

新茶不仅是饮的,是吃的!怪不得贵!

讲究的厨师,一定会用明前的新茶,若有若无的茶香才不会抢了虾肉的戏份。就好像拿茉莉花入菜,比如茉莉花溜鱼片,得是用泡过茉莉花的水浸泡鱼片,而不能直接扔十几朵花入锅翻炒一样。

染上春天颜色的团子君

江南吃青团,四川吃叶儿粑,岭南吃艾角——这些绿色的亲戚!

青团

很多人以为青团用艾草汁染色最正宗,其实传统的糕点店,比如苏州的黄天源、万福兴,会特意去昆山正仪镇采购浆麦草汁来为青团染色。这种汁有着明显的草味,但也不会太浓郁。除了豆沙馅,青团也有咸的馅:不说正网红的咸蛋黄肉松,沈大成的三丁馅,王家沙的马兰头,都是“咸党”的所爱。

叶儿粑

绿叶子包白糯米团子,是四川人过清明必吃的点心。宜宾泸州一代的清明草粑,是将清明草采来,挤干水分,揉搓后晾晒。将磨好的米粉摊开,拌上糖,再掺入碾碎的清明草,揉搓放馅,再用叶子包好,入锅蒸熟,有种清凉的幽香。

艾角

艾角是掺杂了艾绒的米粉团,里面包裹的是咸鲜的萝卜丝。艾角不是用艾草的汁液,而是将艾草晒干打成绒,和糯米粉、米粉混在一起。混合沉淀的团子,颜色是深沉的绿色,并不鲜亮。买来还不能马上食用,得回家油炸,或是用开水煮熟——是当地人最熟悉的春天的滋味了。

无论你是一个吃货,还是一个旅行迷,春天都有充足的“借口”出去走走。虽然不能像古人那般任性,为了“莼鲈之思”便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是鼻端萦绕着时令菜的香味,边怀古,边思春!:)

春天的时令菜,哪口最得你的胃?分享给大家吧

最适合的旅行地

免签的塞尔维亚

莫干山最近的远方

回归20年香港近况

High翻天的渥太华

这些建筑要列入必去清单

冲绳详尽指南

TMAG遊家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吃货的自我修养,这份春天的食单都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