鳢鱼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生物多样性的崀山第2期夫夷江国家湿地公
TUhjnbcbe - 2022/3/9 13:35:00

第一批国家公园

小编在第一期的“生物多样的崀山”带各位欣赏了首批国家公园的多样物种和崀山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概览,收到许多留言让小编抓紧推出下一期文章,本次小编带各位看官来欣赏第二期生物多样性的崀山,样本调研取自夫夷江国家湿地公园,(推个彩蛋:以下动物所属科目如果看官您全认识(不看拼音),请速来找小编领奖):

夫夷江,又称夫彝水,旧名罗江,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猫儿山东北侧,至资源县梅溪乡随滩村附近入境湖南新宁,贯穿新宁县全境,出县境至邵阳县双江口与发源于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北青山的左源赧水汇合为资江。夫夷江江水清澈,污染较少,在新宁县境内流长.5千米,河道平均宽度米,境内流域面积.4平方千米,最大流量立方米/秒,最小流量10.5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83.7立方米/秒,其主要支流有新寨河、关桥水、井坪江等。

为保障资水源头生态安全,构建崀山、舜皇山之间的生态廊道,保护候鸟迁徙停歇地,保护特有丹霞地貌、石灰岩石壁生境的生物多样性,建设夫夷江湿地文化传播平台,从而树立湘西南地区生态形象典范,特规划建设夫夷江湿地公园。共涉及全县51个行政村,规划总面积.1公顷,其中湿地面积.4公顷,湿地率70.71%,其生态状况将直接影响到资水流域的水生态安全,同时夫夷江两岸沿线及众多的洲滩、江心洲上绿树成荫,水草繁茂,是候鸟觅食、停栖的场所。

(1)鱼类

经调查,湿地公园内鱼类36种,隶属于5目12科。湿地公园内鱼类种类占全国鱼类种类的1.10%,占湖南省鱼类种类的17.91%;湿地公园鱼类群落结构如下:

在珍稀鱼类资源中,有7种为中国所特有,分别为阔口光唇鱼、重唇?(huá)、点纹颌(hé)须鮈(jū)、大鳞泥鳅、鳠(hù)、沙塘鳢和溪栉(zhì)虾虎鱼。其种数占整个湿地鱼类种数的26.92%。其中油餐条和泥鳅在湿地公园内属于优势物种,种群数量较大;马口鱼、宽鳍鱲、中华鳑鲏、麦穗鱼、棒花鱼和鲫鱼种群数量较小;鲤鱼、花鳅、鲶鱼、黄颡鱼、黄鳝、鳜、乌鳢和刺鳅数量稀少。另外,这16种鱼类中3种属于中国特有鱼类,分别为中华鳑鲏、花鳅和刺鳅。

溪栉虾虎鱼

沙塘鳢

点纹颌须鮈

中华鳑鲏

(2)两栖类

经调查,湿地公园及周边共发现两栖动物17种,隶属于1目5科。湿地公园两栖类种数占全国两栖类种数的5.30%,占湖南省的25.37%。两栖类群落结构如下:

其中,黑斑蛙被IUCN列为近危级别(NT),虎纹蛙和棘腹蛙被列为易危级别,其中虎纹蛙为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所调查的三港雨蛙、镇海林蛙、花臭蛙、棘腹蛙、湖北金线蛙和华南湍蛙6种两栖类为中国特有物种,占湿地公园两栖类的32.29%。

大树蛙

小弧斑姬蛙

镇海林蛙

三港雨蛙

棘腹蛙

华南湍蛙

虎纹蛙

花臭蛙

(3)爬行类

经调查,湿地公园及其周边地区共发现爬行动物22种,隶属于2目6科。湿地公园爬行类种数占全国爬行类种数的5.41%,占湖南省的22.45%。爬行动物群落结构如下:

其中,王锦蛇、黑眉锦蛇、灰鼠蛇、乌梢蛇、银环蛇、眼镜蛇和短尾蝮共7种被列为易危级别;被IUCN收录的该2种爬行动物占湿地公园爬行类种数的31.82%。北草蜥和乌梢蛇为中国所特有,占湿地公园所调查的爬行类的9.09%。

中国石龙子

王锦蛇

银环蛇

乌梢蛇

翠青蛇

黑眉锦蛇

通过几次监测,湿地公园内共记录到爬行类3目7科24种,比历史记载多2种。其中,23种为湖南省重点保护物种,同时24种都为国家“三有”保护物种;北草蜥和乌梢蛇属于中国特有种;王锦蛇、黑眉锦蛇和乌梢蛇被IUCN评定为易危(VU)级别。在湿地公园内,赤链蛇最为常见,是公园内的优势种;北草蜥、蝘蜓、虎斑颈槽蛇和乌梢蛇数量相对较小;中国石龙子、翠青蛇、王锦蛇和黑眉锦蛇数量稀少。

(4)鸟类动物

经调查统计,湿地公园共发现鸟类种,隶属于13目36科。湿地公园鸟类种数占全国鸟类种数的8.04%,占湖南省的24.60%。鸟类群落结构如下:

其中,有5种鸟类被IUCN列为近危级别(NT),占整个湿地公园鸟类的4.67%;国家Ⅱ级保护物种有13种,占整个湿地公园鸟类种数的12.15%;18种为是世界贸易公约收录物种,占湿地公园鸟类种数的16.82%;30种为中日候鸟保护物种,占湿地公园鸟类种数的28.04%;9种为中澳候鸟保护物种,占湿地公园鸟类种数的8.41%;72种为国家林业局规定范围内的“三有”物种,占湿地公园鸟类种数的67.29%;62种为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物种,占湿地公园鸟类种数的57.94%,此外,灰胸竹鸡和黄腹山雀为中国特有物种。

灰胸竹鸡

黄腹山雀

池鹭

翠鸟

雀鹰

红隼

斑头鸺鹠

画眉

在所有记录的鸟类中,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5种,为雀鹰、红隼和斑头鸺鹠(xiūliú)等;在所有记录的鸟类中,列入世界濒危动物红色名录(IUCN)中近危(NT)等级的有2种,分别为画眉(Garrulaxcanorus)和树麻雀。

(5)哺乳类

经调查,湿地公园及其周边地区共发现哺乳动物14种,隶属于5目9科。湿地公园哺乳类数占全国哺乳类种数的2.41%,占湖南省的15.22%。哺乳类群落结构如下:

其中,中菊头蝠、普氏蹄蝠、黄鼬和鼬獾4种被IUCN列为近危级别(NT),占湿地公园哺乳动物种数的26.67%;中蹄蝠和豹猫为易危级别(VU),豹猫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2》保护动物;黄鼬和黄腹鼬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3》保护动物。

菊头蝠

普氏蹄蝠

中蹄蝠

夫夷江湿地公园及其周边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相当丰富。据调查,湿地公园及其周边地区脊椎动物共有5纲26目68科种。其中,鱼纲5目12科36种;两栖纲1目5科17种;爬行纲2目6科22种;鸟纲13目36科种;哺乳纲5目9科14种。其中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4种。已知野生动物中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物种有23种,其中附录Ⅱ物种有18种,附录Ⅲ物种有5种;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保护动物种,列入湖南地方重点保护的物种有种。

以上内容是否让各位看官大饱眼福呢?请点个赞再走吧。

往期回顾

崀山八角寨景区

崀山特色美食推荐-米粉鱼

崀山生物多样性第1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物多样性的崀山第2期夫夷江国家湿地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