鳢鱼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一口将太湖吃进肚里苏州三月的湖鲜翘楚
TUhjnbcbe - 2022/4/8 13:15:00

如今春分已至,三月过半,时隐时现的春光揪着苏州人的心尖儿,成天盼着暖阳能多停留一会儿,接连的江南细雨也让这座城市长久被笼罩在潮湿中。

但苏州人对生活的热爱从来是一如既往,天气的变化阻挡不了大家享受美食的欲望,在“吃”一事上极为讲究的苏州人,就连吃鱼都是有时令性的。

▼这是一条苏州人在春天必吃的鱼

苏州人说起吃鱼来,必然要提到馈赠无数珍馐的两条湖——太湖和阳澄湖,而依太湖畔而立的老镇源菜馆,对于食材的掌握向来“抢鲜一步”。

渔民每日赶早打捞的湖鲜都会一刻也不耽搁的送到老镇源菜馆里,自三月初始,许多食客都会在暂时存储湖鲜的玻璃缸前仔细寻找,孜孜不倦的等待着一种唯有春季才能尝到的美味。

TO塘鳢鱼

苏州人的专属味道

来自太湖的野生塘鳢鱼,当春来时,是它口感最好的时候,体肥有籽,鲜嫩诱人,又正逢菜花盛开,因此苏州人还称它作“菜花塘鳢鱼”。

处理塘鳢鱼是一件技术活,表面滑手不说,即便是老镇源的厨师长亲自上手,也可能会被它活波的利牙咬到。

刚剪开鱼腹,金黄饱满的鱼子便吱溜的冒了出来,因为过于鲜活肥美,厨师长差点没抓稳让它遛了去。

小心将鱼籽放好以后,仔细的将内脏清理干净,再精心冲洗一番才算是初步完成食材的处理。

TO糟溜糖片

最佳口感:慢工才能出细活

在苏州人的菜谱里,塘鳢鱼最经典的做法之一便是“糟溜糖片”,要做成这道美味,第一道菜刀工序就尤为考验功力。

为达到最佳口感,且要保证出率,必须肉不带皮和骨,皮和骨不存肉,因为塘鳢鱼鱼身极小,所以操作时颇具难度。

在厨师熟练的刀工之下,腹背中间的鱼骨和整条身子的鱼皮都被完整去除,而任何一点影响口感的“边角料”都不能留下,如此“精雕细琢”的处理完一条塘鳢鱼着实要费上些功夫。

对于塘鳢鱼这样处处是宝的珍馐,处理下来的鱼骨和“边角料”自然也浪费不得,作为用来熬汤的上好材料,熬出的汤汁清香无比,岂一个“鲜”字了得。

处理好的塘片晶莹剔透,色白如玉,金黄的鱼籽更是散发着诱人的光泽,还没有下锅就引得人直吞口水。

▼糟溜:创造经典,发挥极致味道

处理好的塘片放入温油中炸制,为了保持鱼肉的鲜嫩,火候控制得极为严格,恰好是油温正在升高,每一个鱼细胞纤维感受到热度的瞬间立即出锅,正好将鱼肉的口感“锁”在了最为极致的时候。

“糟溜”二字中“溜”是一种烹饪方法,喻塘片入锅烹调之迅速,以保持鲜嫩,“糟”便是这道菜的重点,要用上好的调味糟油,将鱼肉的鲜美充分激发出来。

TO惊艳出锅

舌尖上的太湖味道

在一番争分夺秒的操作之后,期盼已久的美味终于到了出锅的时候,当鱼片缓缓滑入盘中时,Q弹鲜嫩的碰撞呈现出的正是“鲜嫩”二字最直观的模样。

不需要过多的衬托,雪白亮泽的鱼片就能构成最诱人的画卷,搭配两碟简单的香醋和姜丝,苏州人的味蕾总是被这原始本真的味道深深吸引着。

太湖之大,大到难以探究到它最终的面貌,但一口糟溜塘片入口,爽滑鲜嫩在唇齿间飞舞时,身心拥有一瞬间的幸福感,大约就是将整个太湖吃进肚子里的满足。

春光短暂,珍馐难得。

在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里,

美味永远是人们最原始且锲而不舍的追求。

任凭时光变换,

老镇源菜馆一直守护着太湖美味。

糟溜塘片,等你来品。

吴江国富大道与爃烂大道交叉口南行米路西

预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口将太湖吃进肚里苏州三月的湖鲜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