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少年陈芷君
书卷中的一缕温情
雨点轻轻叩着窗户,书页在缱绻的灯火下徐徐翻动着,心绪随着雨点落地的声音渐渐飘远。
静谧的夜晚,雨滴落在地上破碎的声音格外清脆,只一灯,一书,一人,便能将思绪放飞。读《城南旧事》,小英子学骆驼咀嚼,憧憬着去看海,围着听大人讲鬼故事的童年趣事让人心头一暖,似乎想到许多年前京城一个炎热的夏天,一群孩子在大街小巷间穿梭嬉闹,笑声溢满了街道。回忆起童年生活,玩捉迷藏时永远躲着的一个角落,断了一只耳朵的兔子玩偶,冒着热气的包子店,嘴角不由得泛起涟漪,心底一汪盈盈的春水荡起波澜。
热爱生活的人更懂生活,活得更有滋有味,世间最美不过人间烟火,夜归时妈妈的一碗热汤,早餐店冒着的腾腾热气,赶集的老婆婆包里一颗颗新鲜的蔬菜,足以抚慰人心,在汪曾祺的《食事》中找寻烟火气。细切粗斩,肥瘦各半的红烧狮子头入口即化,松而不散;烙得金黄的发面饼撒上椒盐,散发着阵阵诱人的香气;切成寸段的黄瓜和上酱油,糖,花椒腌上一阵,则是嚼之有声,唇齿留香的扦瓜皮;塘鳢鱼更是开胃,熬得鲜美的汤汁和细嫩的鱼肉交相辉映。一道道美味就出自于生活简单的食材中,藏在寻常人家的厨房里,每一样食材都有灵性,用心去调配,用爱去烹饪,最有烟火气的也是最抚凡人心的。
几片落花夹在书页中,缕缕书香携落花的清新一同揽入梦中。一卷书,一段情缘,一份热爱,便能让时光丰盈起来,我的人生也因此多彩。
联合
推荐
郑淑莹老师
上进的你,每次上课都能看见你求知若渴的目光;热情的你,课后常见你和同学友好相处时甜甜的笑容;好学的你,作业积极完成,积极要求进步。亲爱的芷君,祝贺你获得“书香少年”的称号,相信你会越来越优秀。
孙伟杰老师
一心求学,坚毅拼搏,她的目光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一念执着,诚信踏实,她的汗水就躺着奋斗的诗篇。学业上,她以笔为剑,书写梦想;实践中,她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生活中,她乐于助人,笑靥如花。她努力着,奋斗着,拼搏着,执着着,用信念播撒希望,用汗水收获成功!
陈芷君父母
芷君从小到现在在学习上很少让父母操心,你自觉学习,坚定目标,有上进心,看书是你的兴趣之一。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是心灵的鸡汤,可以教给你许多的人生道理。芷君,你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你的勤奋努力,希望你能保持,努力攀往成功的顶峰,而书也是你取得成功的垫脚石!愿书本陪伴你快乐的成长!
第五届书香少年范嘉怡
芷君同学平时学习就十分认真,是一个书里面的女孩,努力自信。早晨的阳光斜射,影子在墙上晃动,那是她的影子。书痴者文必工,书香少女大概就是她这般。
佳作展示
风
风徐徐吹来,我看不见它,但感觉得到。
我是被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吵醒的,奶奶推开房门,一把掀开我的被子,大着嗓子叫我起床。寒气侵袭着身子,我揉揉惺忪的睡眼,满是怨气地盯着整理被褥的奶奶。
实在来不及了,奶奶一边打包着早饭,一边帮我整理好外套,嘴上还有闲工夫数落我。我穿的像个小粽子似得跟着她下楼等校车,到了站点时,校车却留下了一个美丽的背影。奶奶急了,把我抱上自行车,一脚蹬开脚踏,追着校车扯着嗓子大喊。冬风急急地吹过,我艰难地把手从衣服里剥出来,搂着奶奶的腰,她身上古朴的气息萦绕在鼻间,余温温暖了脸颊,急促的冬风,在这时减缓了脚步。到了幼稚园门口,她把我抱下车,朝我挥挥手,蹬开脚踏在冬风中远去。
我小时候野得不像一个女孩子,衣服上总是留下几个破洞等着奶奶来补。她一边骂我“小泼猴”,一边戴上老花镜,拿出针线。夏天的午后,阳光洒落在桌布的一角,她黑黄的手指压着布在缝纫机间进进出出,褐色的老人斑布满手掌,脚有节奏地踩踏着踏板。奶奶佝偻的背像一座小山,皱皱的衣服被汗浸湿,风吹过,掀起一层层波浪。我跑上去甜甜地叫了她一声,她耷拉着的眼角扬起,一笑,露出晃晃的金牙,脸上挤出层层褶皱,揪着我的耳朵笑骂着。知了不知疲倦地鸣着,似乎在诉说着一个绵长的世纪,风儿携着我们的笑声,在湛蓝的天际中飘远。
又是一年冬,风都同那年一般凛冽。我们帮奶奶搬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冬风扫过她黝黑的面颊,雪花落在她的肩上,衣服上,眼睫毛上,融在她花白的头发间。她眼中含笑,手忙脚乱地清点着行李,嘴上还叮嘱着我要乖。一声鸣笛长长划过,我松开了一直握着的奶奶的手,朝她挥了挥。奶奶接过行李,将它们挪上火车,车在风雪中驶远,她从窗外探出头一直朝着我们挥手,直到列车在我眼前渐渐变小,最后消失不见。
风带着奶奶的音容笑貌飘散,飘散,她的爱也正如那风,我看不见,但感觉得到。
打糕娘
磨米成粉,揉面成团,石锤击打着面团,它便在这捶打中愈发坚韧。
打糕娘和他的儿子经营着一家打糕铺,每天清早都能看见她儿子抡着石锤磨面团,打糕娘年纪大了,便帮着和馅,招呼客人。打糕娘是朝鲜人,在一次饥荒中,一位大娘的打糕让她存活了下来。为了生计,她决定去学做打糕。烈日似乎要将后背的衣衫烫出一个洞,小小的手臂缓缓抬起石锤。又沉重地落下,她紧咬着下唇,双腿不住地发抖,用满是污泥的小手擦了擦汗,又继续抡起石锤。十年就这样一晃而过。
她远嫁中国,丈夫的收入养活一家人不成问题。她却执意开起了打糕店。每天清早,洗净粒粒白米,碾磨,和面,包馅。她用袖套擦了擦额角的汗,手臂经过常年历练变得健壮,一下下敲打着面团。刚蒸好的打糕冒着腾腾热气,糯白的面团裹着甜软的馅,面团坚韧劲道,内馅香甜绵软,是恰到好处的美味。她蜡黄的手指穿梭着,打包好袋袋打糕,看着客人道谢离开,满足地笑了。
平静的日子泛起波澜,丈夫因公殉职,家中失去了顶梁柱。她愣是没掉一滴眼泪,用瘦弱的身躯撑起整个家。石锤似有千斤重,而面团也在这敲打中愈有韧性。热气窜起孩童哭闹着,她顾不上已然散乱的头发,赶忙抱起孩子,轻轻拍打他的背,唱着歌谣哄他。她调低火候,将散乱的头发拨向耳后,用满是炭灰的手擦了擦汗,孩童在歌声中熟睡过去,她仍是笑着,将打包好的打糕递给一位又一位客人。望向天边的黄昏,她长长舒了一口气,轻轻背起孩子,清扫干净地上的炭灰,生火做饭。炊烟在将暗未暗的上空升起。她听着孩童平缓的呼吸声,无声地扬起嘴角。
很多很多个黄昏日落随炊烟一散而过,又迎来了很多很多个黎明朝阳。打糕娘的背一点点弓下去。银白的发间夹杂着似有若无的黑发。那个哭哭啼啼的孩童早已长大成人,接过母亲手中的石锤,打糕在时间的沉淀中,愈发坚韧,不失松软。
石锤敲打着,一下又一下,面团便是在这击打中成型,充满韧性。我爱那份坚韧与劲道,更吸引人的,是它所保持着的原本的松软。
灯火的温度
“小立,小立,你妈妈来电话啦……”“不,你拿开!”少年推开大门冲了出去,老人握着电话机踉跄了几步,呆呆地望着远去的背影叹了口气。
程立跑到老于的摊前,拿了一份煎饼,在桌上拍下一张10元,没等老于找零又跑远了。老于认得他,这孩子从小父母不在身边,和奶奶住在一块儿,他不爱说话,总是来无影去无踪的。老于从包中取出一份零钱,等着程立下一次买煎饼时回来取。
程立家在巷尾,街口的路灯忽明忽暗,被贴了好几张维修单,程立的奶奶有一次摸着黑出巷子接他,一个打滑差点摔倒,收摊恰巧路过的老于赶忙将她扶起。程立并不知道,每天打着小手电贴着墙走也习惯了。一天早上,程立来到老于摊前,老于左右铲动着饼皮,见了程立抬起头,一笑:“今天这么早,饼还没好呢,稍等会儿啊。”程立一动不动,眼巴巴地干等着。老于低着头,时不时问他一两句话,程立仍然一动不动杵着,双眼空空地盯着冒着热气的锅。等到老于装好煎饼递给他时,他触电似的提着袋子将手一缩,撒开腿跑没影了。老于无奈地叹了口气。
那天晚上,程立从学校下了晚自习回家。冬天天黑得早,雪花和夜空互相映衬,白茫茫的雪一路铺展着,镶嵌着几串深深浅浅的脚印。程立走到巷子深处,正要拿出小手电,却发现几缕光隐隐约约地照了进来,他沿着光望去,看见老于踩着小板凳旋着他家门口那盏路灯的灯泡。灯发出暖黄的光,点点雪花在光下舞着,融在他花白的发间,他费劲地踮着脚,仰起头微微眯着眼睛,那黝黑的手指扭动着灯泡。灯旋好了,暖黄的光溢满了小巷,照在他被冬风吹得通红的脸上,他满意地笑了,从凳子上下来收好工具。程立呆住了,见他往这边走来连忙别过身去,雪花落在他鼻尖,凉凉的,他的心却分明温暖,攥着衣角的手不由得松了松,程立笑了。
一天清晨,程立在老于摊前等着煎饼,老于煎着鸡蛋,笑呵呵的。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站在一边等,老于将煎饼递给他,他低声说了句谢谢,飞快地跑开了,老于微微一愣,望着他的背影笑了。
夜晚收摊,老于推着小车经过程立家风那条小巷,他悄悄走了进去。程立站在一个信箱前,双手握着一张信纸,嘴巴紧抿着,小心翼翼地贴上一枚邮票,虔诚又郑重地放入信箱。“小立,快进来,外边冷呀……”奶奶蹒跚地走出来,他赶忙将手缩回,扶着奶奶进屋“快进去吧奶奶,怎么自己跑出来啦……”灯光照着两人,温暖又朴实,老于心头一暖,一片带着温度的雪花,落在心上。
“小立,妈妈打电话来啦!”“来了来了!”少年接过电话,而后流露出欣喜的神情:“于叔,我爸妈要回来啦!”老于和程立相视一笑,灯火的温度,温暖了两人的心田。
寻一个读书的好去处
暖阳亭梢
碧空如洗,风儿轻轻吻着发梢,手指在书页间轻轻摩挲着,一缕阳光在字里行间和我玩着捉迷藏,随树枝的摇曳在书页间走动。流云晕染在天边,书香绵绵,午后漫长而悠然。
书香少年魏浩然
晴朗世界
雨色朦胧的时间,书便有晴朗的世界,那时读书是极好的。在诺第留斯号船上,尼摩船长作为大海的代表者向我介绍不为人知的神秘海洋。他如痴如醉,我看到了他的自豪,骄傲,热爱和他的一切感情都寄托在海洋上,海洋是他的亲人,他只有海这个伴侣。
暴风雨也在海上酝酿,怒火也在心底燎烧。我看到了他复仇的怒火。他用诺第留斯号这柄达摩克利斯之剑贯穿了别人的船艇。我心惊胆战,看着他变成了一个恶魔,我担心他会摧毁一切,但我看到了他的忏悔。我相信他是有良知的,只是现在复仇怒火烧得更旺。那时,担忧、恐惧、悲伤、甚至是怜悯一起涌入心头……
天色像是染上墨汁,眼睛随同书一起合上。暴雨倾盆,世界万物都在忍受寒冷风雨,是极其困难的吧?睁开眼,我却看到坚韧不屈的花、草、人、物,他们都选择留在了风雨中接受洗礼,等待雨后的阳光。
我无比震撼,连可怖的狂风骤雨似乎也不敢相信。它的声势小了下去,坚韧的万物得到鼓舞。我看清的生物——蚂蚁,它像达尔文笔下的大力士一样,猛然弹开撞向它的水珠;花草,如安房直子述说的一般,暴风雨的悲伤无法感染,他们仅剩的只有坚强。
起身走出房间,还在为万物所感动时。风雨销声匿迹,太阳时隐时现。洪汛涛记忆的童话像阳光一样珍贵,书中不灭的灯如同星辰降临,心被照亮,美好信念油然心生,溢出胸膛。
不觉微笑浮现,不知天色已晚。书中的时间不变,书外的月亮仍旧。借着月光进入书界,静阅、沉思、明悟……
联合
推荐
班主任黄慧老师
魏浩然同学在不知疲倦的努力学习中,培育了迎难而上的学习品质;养成了坚韧不拔的意志。有问题总能刨根问底,在学习总是奋勇前进。愿你在此次书香少年的活动得到启发,愿你今后学习突飞猛进!
郑淑莹老师
你在学习认真,处事严谨。是老师信任的人,是老师骄傲的学生。这次你找到前进的道路,老师助你一臂之力,愿你前程似锦,冲上顶端。
魏浩然父母
你在生活中体贴父母,关心他人;你在学习中认真努力,从不放弃。你让父母放心,让老师信任。愿你通过这次的学习实现自己的理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书写专属你的人生。
第四届书香少年张琳
你嘴角总是饱含笑意,似三月清风拂润周围的一切,瞳仁明亮如深滩里的光,荡漾成蕴含书香字符的缩影。晨光熹微,你常手捧书籍,如痴如醉。愿你满腹经纶卓尔不群,与书相伴砥砺前行。
佳作展示
保家,也是卫国
似乎没有什么可以压制冬风,它就肆无忌惮——吹散了新年的热闹,带来了冰冷的噩耗。人们所珍视的安全像是家门口的枯败的黄叶,冬风毫不费力就可以吹下。
新冠肺炎席卷全球,各地封闭。岌岌可危时,小区的支援站岗人选还未决定,果然是大难临头各自飞呀……
“请出示粤康码,测量体温!”是沧桑又坚定的低沉声音?还是第一次进门受到阻挡让我吃惊呢?我怔了怔,看着眼前胡子比头发花白,但梳理得一丝不乱的老人。他身着警服,袖下鼓鼓囊囊,脸上居然挂着久违的微笑。
秦伯,退伍武警。儿子事业有成,在部队混的风生水起。老伴杜姨待人和善。这个家更是几年的小区模范家庭,像一锅煮开的饺子,只是靠近闻闻就会有幸福的香味。
可惜有一天,有一碗饺子被打翻了,剩下的也不再有香味了。
非典重疫,在秦伯任务出警,儿子部队服役的当口。杜姨不幸感染,一周后杜姨离去。秦伯的头发似乎一夜之间全白了,连背都弯了下去。退伍后,秦伯婉拒了组织给他安排的养老工作,回到小区当了一名清洁工人。
他说:“她是感染病毒走的,如果我可以呆在这陪着她,打扫家,她说不定……”
思绪被打断,几个吵闹的年轻人围了上来。秦伯挡在我身前,脸上的笑容不知何时消失了。“对不起,特殊时期特殊管理,不是本区业主请离开!”为首的年轻人像是想硬闯,秦伯将衣服拉开,下面是整齐的两排勋章!秦伯原来佝偻的身躯似乎突然挺直,带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几个年轻人的脸色瞬间变得敬重,朝着秦伯敬了个礼就离开了。
后来回家听母亲讲,秦伯一把年纪本不应该去站岗。可秦伯他自己去了,理由也十分简单:“我知道我年纪大了,为国的责任就交给儿子了。但保家还是能行,之前小家没保住,这次现在保大家不会失败了。”
秦伯出面站岗的事传遍小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志愿站岗。他们是“门神”,没有一线战疫天使那样妇孺皆知。但不变的是,他们都在尽自己的力量保家卫国——国是大家,家是小国。他们如同太阳般耀眼,像太阳一样温暖。
阳光暖融融的,没这么冷了。
看见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就是窗户透出的光。思绪随光流动,星辰大海中熠熠闪光的,就是难以忘怀的珍贵回忆。
春雨有它独特的生机,桥旁的花草高声欢呼。石板街的青石板润发出光泽。我跟随雨滴的指引,大步迈过老街,尽头拐角的一扇不起眼的古环木门便是我的目的地。
进入木门,一位苍颜白发,包含岁月雕刻的精瘦老人已经到达。我的书法老师——老人紧皱眉头,聚精会神地看着他挂在台前的作品。我低头回到座位,不敢去看老人和那幅本精美有意的笔迹。
那上面,有一片刺眼的黑色污渍,像是被无知的幼童随手涂鸦,尤其扎眼。
我无意练习,笔迹混乱,春雨带来的清凉早已无影无踪。额头上沁出大颗汗珠。“老师,这破坏您书法作品的人,还没找到吗?”是谁问的?我猛然抬头,用眼角余光环顾四周,眼看老人要抬头回应,我连忙低头。“没有,不过我已经知道他是谁了。”我像是被电击了一样,全身震悚起来。我对上老人的目光,“他不承认,只是担心罢了,并不是不愿承担。”老人顿了顿,声音响亮了几分,“明天我重拟一份挂上,这件事就不要追究了。”我呆呆地看着老人,温和的目光忽然变成一柄利剑,打开我的心扉,尽览无余;可它并没有伤害我。相反,它像一块厚重的棉花,轻轻擦拭着我愧疚的泪水和心底的污秽。尽管阳光像是会灼伤我,但我仍旧义无反顾的向阳光伸出手。
次日,我刚迈入里屋,老人就来了。他高兴地说:“昨天晚上,那个人来承认了,所以我写的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寓意就送给他。”我仔细端详老人重写的书字,笔迹苍劲有力,入木三分。窗外的阳光照在它身上,台上的阳光照在我眼中,暖洋洋的,说不出的舒适。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窗户后的情景无人可知。等到阳光照进,阴晦,泥垢都会消失,被照耀过的心灵一尘不染,记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些,都是眼睛告诉我的。
落子不悔
落花青叶,自蕴一段时光;方寸棋盘,亦有一番天地。举起就需思索,落下就是定局。人生如棋,棋局也如一场繁华的人生。
“天作棋盘星作子”,但承载我回忆的棋盘没有这种“何人敢下”的气魄。一张古朴破旧的石头棋桌,数枚落漆的棋子,有的是我和她的旧时光。
当她第一次拿出那本残破的古棋籍时,我是十分惊愕的。她不过长我两岁,能看懂“象行田,分五四”“马行日,有三六”诸如此类的文字?“看不懂,我是按照后面的棋图去摆的,还原棋局,就像下棋一样有趣。你陪我去好不好?”经不住她的哀求,于是,一幅石棋,两个顽童,数段落花流水就这样过去。
稍长几岁,我和她都学会了象棋。每日的对弈就没有停止过了。胜负各有,不觉匆匆几年。当年的顽童成长为少年,她直上地区中学,而我考上了县城中学。离开那天,她挪开了可以将死我的棋。她说“和棋代表未分输赢,胜负未分,你可得回来和我下完。”
她的她的头发被风吹起,笑起来很好看,但我的眼泪很快就流下来了。
后来再见她时,已是升学时期,学业繁重,竞争紧张。我刻意躲避这种话题,回家寻找不存在的清闲。当她问起我的目标是什么时,我想也没想直摇头。她停了会才说:“上次的棋没下完,我们去下棋!”
摆局落子,我的心思飘忽不定,棋路不高,很快便连输三盘,焦急与失败感让我注意力集中,第四盘的局势稍有好转,我一步不慎,棋已落盘。没等我挪回手,她就收下了这枚棋,动作很迅速,力气也很大。“啪”的一声,我像是被惊醒,抬头吃惊地看着她。
“落子无悔,你的人生也应该这样。”一语惊醒梦中人。她打乱棋子“这也是和棋,等你回来。”看着她得意又温暖的笑容,我振作起同压力对弈的勇气,期待着与她来一次完美的对局。
棋局自是生活天地,与生活无异,落子不悔。棋局中上一步的错误,用下一子弥补;生活里过去无可挽回,但未来仍可改变。
落子无悔,感受生活棋局的魅力。
寻一个读书的好去处
掠阳庭门
庭门本是书香流溢之地,碎阳落花更显书情志趣。微风带起花瓣,轻盈似起舞,少年求知心切,古门亦自急。可定门四柱是沉稳的象征,前顶刻字有平静的意味。它只能吸引生灵为少年解燥。妙处横生的静,万物来访的动。动静结合,带有的是书情;阳光照进书中,花瓣轻抚书页,字里行间的寓意不再用生词古义遮掩自己,它敞开心扉,书中的光阴便在庭门流逝。
责任编辑:胡翠玲
摄影录像:胡翠玲
视频制作:胡翠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