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在淡水养殖中的种植种类和种植方式等呈多样化(如下图下表),这可能与它们的净水能力、生活型、饵料功能(适口性、营养价值等)等特征有关。
淡水养殖中,水生植物和水产鱼类的组合方式有多种类型(如下图下表),主要可以分成4类:
(1)单一水生植物种类与单一水产鱼类品种相搭配(简称单植-单鱼组合,SP-SF);(2)单一水生植物与多种水产鱼类搭配(简称单植—多鱼组合,SP-MF);(3)多种水生植物种类与单一水产鱼类品种相搭配(简称多植—单鱼组合,MP-SF);(4)以及多种水生植物与多种水产鱼类搭配(简称多植—多鱼组合,MP-MF);最简单、最常见的是单植—单鱼组合,其中以杂食性水产鱼类与沉水植物搭配最普遍。搭配相对较少的是单植—多鱼组合,逐渐增多且成为热点的有多植—单鱼组合和多植—多鱼组合,这可能是因为水产鱼类与水生植物间是否有利于互相生长、共存等原因。多植—单鱼组合中,无论水产鱼类食性如何,水生植物多以净化水质强、适口性较好或营养价值高且生活型相同的植物栽种为主,利于生长和植物管理。而多植—多鱼的组合中,以水产鱼类食性相同和水生植物具有净化水质的特点搭配。研究表明淡水养殖中水生植物的混合种植方式比单一种植的应用效果更好。但不同植物组合的应用效果也有很大差异。2淡水养殖中水生植物对水产鱼类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水生植物的种植可有效提高水产鱼类存活率;淡水养殖中,水生植物的种植通常有利于水产鱼类的生长,但受植物种类、种植方式、密度以及水产鱼类的品种和饲养方式等因素影响。
淡水养殖中水生植物可以有效降低水产鱼类的发病率,这与其具有改善水质、调控水温、抗菌消炎等功能有关。
近年来研究表明,渔业养殖中植物能够改善水产鱼类品质,但多集中于水培蔬菜、作物等,如草鱼和水蕹菜、以黑麦草(Loliumperenne)、小米草(Euphrasiapectinata)和苏丹草(Sorghumsudanense)为主的草鱼养殖系统[24]、稻田和池塘养殖鲤鱼,较少涉及水生植物。
来源:[1]许嘉芮,李军涛,张泽龙,张秀霞,王冬梅,冼健安,刘丽媛.药用植物在罗非鱼养殖中的应用进展[J].饲料研究,,44(12):-.[2]田源,吴耀,祝国荣,赵高志,林茜,姚德政,彭俊杰.淡水养殖中水生植物对水产鱼类的作用研究进展[J/OL].水产科学:1-9[-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