鳢鱼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原汁原味下周清明,最后的螺蛳不等你
TUhjnbcbe - 2022/6/14 2:22:00

掐指一算,再过八天便是清明。古人说“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矣。”对于苏州人来说,清明意义重大,除了祭奠、缅怀已故至亲,此时也振作精神、拾起新希望。那么,时鲜美味正是提气的一道良方。

“七头一脑”先按下不表,仅清明前的水产,品种就相当丰富。

▲阳春三月,正是吃鳜鱼的好时候

唐代诗人张志和《渔夫歌》中“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一幅江南阳春三月垂钓图提醒着,鳜鱼要吃起来咯。

鳜鱼又称“桂鱼”,苏帮菜里著名的“松鼠桂鱼”,实则应叫“松鼠鳜鱼”。

▲松鼠鳜鱼就展示了鳜鱼在苏州的地位

每年春来,是鳜鱼最肥美的时候。相传乾隆六下江南时,苏州就有“松鼠鱼”了。清代《调鼎集》中记载:“取季鱼,肚皮去骨,拖蛋黄,炸黄,作松鼠式。油、酱油烧。”这正是松鼠鳜鱼的做法。尽管文中的“季鱼”是鲫鱼,但苏州人聪明,知道鳜鱼肉质细嫩,口感更好,也更适合“翻造型”。

▲菜花开了,要吃甲鱼

此时也是吃甲鱼的时节,苏州俗称“菜花甲鱼”,因甲鱼在春天菜花盛开时最适合食用。苏州厨子深谙此道的烹饪技术。《吴郡志》里记,“庖鳖所在有之,而吴中烹治为佳,食市以为奇品。鳖之裙尤肥美。”此处要特别点名“裙边”,这是苏州人公认最滋补的美味。“裙边”加上时鲜芦笋烹制成的“鳖裙羹”,是唇齿满溢春天气息的姑苏美味。

▲菜花塘鳢鱼的归处之一,红烧

还有菜花塘鳢鱼。宋代诗人蒋元龙诗云:“亦拟持竿学钓翁,湖天连日雨濛濛。菜花开后鱼方上,竹笋香时信早过。不识乡音呼土捕,何须归计说秋风。年来枉作吴淞梦,又误春帆一片东。”此时不食塘鳢鱼,更待何时?

▲一条塘鳢鱼最珍贵的部分是两颊

关于塘鳢鱼,苏州人有独特至“奢侈”的吃法。鱼两颊的肉,因像豆瓣一样特别鲜美,被集成一盘“炒豆瓣”。禁不住心里盘算,这样一份“炒豆瓣”得用掉多少条塘鳢鱼啊,啧啧啧啧。

▲浓油赤酱,苏州人吃螺蛳的口味

最后,还得讲讲螺蛳。清明之后,螺蛳尾巴里就有了小螺蛳,不好吃了。苏州城里历来有“清明螺,抵只鹅”“清明前的螺蛳赛人参”的说法,时辰一到,家家户户也必定要享受一番酱爆螺蛳的美味。传统来说,螺蛳制作方法很多,姑苏人家喜欢将其与葱、姜、料酒、白糖等一起炒,浓油赤酱,一口吮下去,“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

▲从古至今,横街都是买水产的好去处

顺带一提,旧时姑苏古城最具规模的鱼市在葑门横街,且看周围巷子的名字,前橹巷湾、后橹巷湾、光荣墩……就能想象当时的河道和“八鲜鱼行”有多热闹。除了能在“卖鱼娘娘”手里买到最新鲜的鳜鱼、塘鳢鱼,还可直接在河道边摸到肥硕的螺蛳。

《姑苏好时光》由姑苏区古城保护委员会、

《现代苏州》杂志社创意策划。

庚子版现已推出。

转载是一种动力分享是一种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汁原味下周清明,最后的螺蛳不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