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流传得非常广的三条鱼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是讲海洋深处的大马哈鱼。
据说,母大马哈鱼产完卵后,就守在一边,孵化出来的小鱼还不能觅食,只能靠吃母亲的肉长大。母大马哈鱼忍着剧痛,任凭撕咬。小鱼长大了,母鱼却只剩下一堆骸骨,无声地诠释着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
大马哈鱼,是一条母爱之鱼。
第二个故事是讲微山湖的乌鳢(li)鱼。
据说乌鳢产子后便双目失明,无法觅食而只能忍饥挨饿,孵化出来的千百条小鱼天生灵性,不忍母亲饿死,便一条一条地主动游到母鱼的嘴里供母鱼充饥。母鱼活过来了,子女的存活量却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它们大多为了母亲献出了自己年幼的生命。
乌鳢,是一条孝顺之鱼。
第三个故事是讲鲑鱼。
每年产卵季节,鲑鱼都要千方百计地从海洋洄游到位于陆地上的出生地——那条陆地上的河流。央视动物世界曾经播放了鲑鱼的回家之路,极其惨烈和悲壮。回家的路上要飞跃大瀑布,瀑布旁边还守着成群的灰熊,不能跃过大瀑布的鱼多半进入了灰熊的肚中;跃过大瀑布的鱼已经筋疲力尽,却还得面对数以万计的鱼雕的猎食。只有不多的幸运者才可以躲过追捕。耗尽所有的能量和储备的脂肪后,鲑鱼游回了自己的出生地,完成它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谈恋爱,结婚产卵,最后安详地死在自己的出生地。来年的春天,新的鲑鱼破卵而出,沿河而下,开始了上一辈艰难的生命之旅。
鲑鱼,是一条乡恋之鱼。第一次读完这三个故事好喜欢!很感动!很回味!
常常想,在这个世上至少还有三条鱼让我们感动。
一条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目送着我们走向远方,无怨无悔地付出直到无所付出;一条是子女,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天就与我们结下了血脉之缘,从此无比信任相伴到老;一条是故乡,无论飘得多高,终有一天我们还是要踏上这条回家的路。
我们都是一群孤独的鱼,不小心游到了这个世界上,从此被这个世界收留,成为今生今世三条鱼最大的牵挂。
就这样感叹着,直到有一天,我知道了真相——你确定你要继续看下去么?
------我是真相的分割线---------------
问题一:大马哈鱼幼鱼吃母鱼是真的吗?
真相:假的。
太平洋大马哈鱼在产卵后就会自然死亡,其尸体会成为幼鱼的食物,而非死于幼鱼。而大西洋大马哈鱼可以重复洄游产卵,更不存在被幼鱼吃掉的问题。
问题二:乌鳢鱼产卵后双目失明是真的吗?幼鱼真的会用自己喂食双亲吗?
真相:假的。
至今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乌鳢鱼产卵后会失明。乌鳢俗称黑鱼,它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
在孵化期间,乌鳢鱼有强烈的守护后代的行为,可以很长时间不觅食,被人误会为失明。一旦有入侵者,亲鱼会发起猛烈的攻击。
至于幼鱼用自己喂食双亲更是误会。乌鳢鱼察觉到危险时会把卵吞进嘴里,等安全了再吐出来。幼鱼也时常会游到亲鱼嘴里游玩。
问题三:鲑鱼洄游是因为思念故乡吗?
真相:鲑鱼的洄游是为了繁衍。鲑鱼幼鱼不能适应海水的盐度,鲑鱼的卵需要浅水,在平滑的石面孵化。为了繁衍,只能回故乡。另外,大马哈鱼也是鲑鱼的一种。
读完真相是不是终于松了一口气呢,原来没有幼鱼生吃母亲也没有母亲生吃幼鱼,至少,在这三种鱼里没有这么残忍的事发生~
(THEEND)
悟香堂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