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小作家报,开启充实美好一天
?
清明记事▍《小作家报》
春天,你看起来好好吃
Tomb-SweepingDay
在乡下长大的孩子,对生机勃勃的春天记忆尤其深刻,那时的我们放学后就背着书包和小伙伴漫山遍野的疯,在河边捉了小蟹就近生火烤了吃,田野里撒欢打滚摸鱼、放风筝,直到日落西山,才带着顺手采的一书包荠菜,草丛里揪的草皮菇,回家让妈妈炒鸡蛋,做汤,那家伙味鲜而口齿留香,百吃不腻~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荠菜是小编最喜欢吃的野菜之一。春风一吹,满地的花草鱼虫长势正旺,这些非人工种植养殖的动植物,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人与自然相生相伴的见证。趁着现在野菜疯长,万物复苏,清明归家,你有没有想过偶尔换一下口味,尝尝纯天然无污染,清新可口的野菜和野味?
壹
▼腌笃鲜(每年12月到来年5月)
“其蔌维何?维笋及蒲”——《诗经》
腌
笃
鲜
笋一年四季皆有,但惟有春笋、冬笋味道最佳。腌笃鲜是苏州、宜兴、无锡等江南地区的民间家常菜,“腌”意为咸,“鲜”意为新鲜,“笃”则是用小火焖的意思。春笋、五花肉、笋、咸肉,用小火焖数个时辰,味道真的可以鲜得眉毛都要掉下来。
贰
▼红烧塘鳢鱼(2-4月)
“肉最松嫩,煎之、煮之、蒸之俱可。加腌芥作汤、作羹尤鲜”——《随园食单》
红烧塘鳢鱼
登上国宴中的莼菜和塘鳢鱼片汤,光用塘鳢鱼鱼头腮边的肉做成的“豆瓣汤”,塘鳢鱼炖蛋,红烧油炸的整鱼,还有春笋步鱼(杭州一带的叫法),都是饱含着野味的佳肴。至今无法人工养殖,因而稀贵。
叁
▼清蒸刀鱼(清明前一个月)
“春潮迷雾出刀鱼”——谚语
“用火腿汤、鸡汤、笋汤煨之,鲜妙绝伦”——《随园食单》
清
蒸
刀
鱼
刀鱼在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的《随园食单》中位列江鲜之首,清明前,长江刀鱼因其肉质鲜美、骨刺细软而成为“舌尖上的美味”。如今长江刀鱼已是天价,今年3两一条的刀鱼卖到元/斤,如果不想花太多钱,几十块钱来一碗“有锅气”的刀鱼汁面或刀鱼馄饨,也是春日一绝。清明节是长江刀鱼价格的分水岭,清明后刀鱼的骨刺较硬,鲜美度也不及清明前。
肆
▼炒螺丝(清明前后)
清明螺丝端午虾,重阳时节吃爬爬(蟹)——古谚
炒螺丝
螺丝一年四季都有,但只有清明之前的没子的螺丝最好吃。古谚还有一句:“螺蛳当荤菜”,螺蛳之所以能当荤菜,有句俗话讲,“清明螺,壮如鹅”,清明前后,颗打颗都内含丰腴,肥嫩干净。
伍
▼凉拌香干马兰头(3-4月)
“洵美草木滋,可以废粱肉”——《蔬食斋随笔》
“摘取嫩者,醋合笋拌食,油腻后食之,可以醒脾”——《随园食单》
凉拌香干
马兰头
我们吃的马兰头是其新鲜萌发的嫩叶片,分为青梗红梗两种。马兰头春秋两季都有,春季为佳。色泽翠嫩,滋味沁人心脾,再浇上些香干麻油,做前菜和开胃小食是最适合不过了。
陆
▼下沙烧卖(3-4月)
“稍麦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团”——杨米人
下沙烧麦
第一家成名的烧麦店,据说是因为有乾隆爷的题名。而下沙烧麦更像一个烧麦扮相的小笼,鲜笋肉馅,汤汁多。因为春笋是主要配料,所以每年只做一季生意,售卖时间从50天-2个月不等。每天的供应也有上限,先蒸现吃,号称不留隔夜货。虽然分店很多,但是人们还是愿意在上海航头镇的下沙地区排队等候。
柒
▼龙井虾仁(清明前后)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洒趁年华"——苏轼
龙井虾仁
这道菜的创制者是民国杭州名厨吴立昌,据说他的创意来自苏东坡《望江南》中一句:“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刚上市的明前龙井,随便一炒香味便渗进虾仁之中。比海虾肉质更鲜嫩单一的河虾,则能更好地融合茶叶的香味。浆薄肉弹,略带甘甜,也是绝了。
捌
▼青团(清明前后)
“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吴门竹枝词》
“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清嘉录》
腌
笃
鲜
吃青团的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清明前百姓熄炊,“寒食三日”。青团碧青油绿,糯韧绵软,甘甜细腻,既满足了清明寒食禁火的需要,也是人们踏青随身携带之佳品。
玖
▼汤汆葱油河豚(3-5月)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梅尧臣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
汤汆
葱油河豚
苏轼把河豚比为“西子乳”,也是醉了。味美而剧毒的河豚是古往今来专业饕餮客和民众的同好,宋元时期做羹,明朝开始加酱红烧,并流传至今。不过总觉得味道最鲜美的东西,须用最清淡的料理,才不至于暴殄天物。
拾
▼头刀韭菜(3-5月)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杜甫
“韭温中下气,补虚、调和脏腑,令人能食,益阳,止泻”——《本草纲目》
头
刀
韭
菜
正月葱,二月韭。初春时节的韭菜品质最佳,晚秋的次之,夏季的最差,有“春食则香,夏食则臭”之说。尤其早春的头刀韭菜,历经一个冬天,虽然样子不是那么齐整,粗细不匀,但口感特别鲜嫩,香气足,是韭菜当中最鲜美最营养的极品。
拾壹
▼香椿拌豆腐(4-5月)
“嫩香椿头,芽叶未舒......切为碎末,与豆腐同拌,下香油数滴。一箸入口,三春不忘”——汪曾祺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庄子》
香椿拌豆腐
自明朝开始,每年谷雨前后,人们用香椿发的嫩芽做香椿拌豆腐、香椿炒鸡蛋等各类菜肴,不仅口感清新,而且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E和蛋白质,可用于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疾病的食疗。
拾贰
▼槐花炒鸡蛋(4-5月)
“欲到清秋近时节,争开金蕊向关河”——罗邺
“槐花饭是用精白粉拌槐花做的,可好吃了。吃咸的,浇上麻油蒜泥陈醋,吃甜的,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槐乡的孩子》
槐花炒鸡蛋
槐花多见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每年4-5月开花。可蒸煮(槐花麦饭),可油炸(清水漂洗后凉拌、炒肉、炒蛋,与面粉搅均挂糊,然后油炸食),也可做馅料(干花为宜)。
拾叁
▼鲈鱼莼菜(4-5月)
“脍缕鲜仍细,莼丝滑且柔”——白居易
“得句会应缘竹鹤,思归宁复为莼鲈”——苏轼
鲈
鱼
莼
菜
莼菜野生于长江以南的湖泊和池塘中,苏南太湖、杭州西湖是最著名的产地。根据资深吃货屈原的研究,春末是莼菜开始从湖底逐渐发芽生长的时候,这时候采的莼菜最嫩最新鲜。值得苏东坡辞官回乡品尝的食物,必有不同寻常之处。
本日话题
说出你最熟悉的几种野菜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ID:xzjbcn整理
忱小三爷
本文图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严禁商用
下拉到底点击阅读原文可订阅《小作家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