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人做语文阅读理解时读到过这篇散文
提到散文,我想要谈一下李娟的散文《我们的裁缝店》,它收录自《阿勒泰的角落》。
回想第一次看这篇散文,是在高中语文阅读理解。当时囫囵吞枣地读完了全文,心中就产生了好喜欢这种文风的想法。舒适的讲述日常生活,笔风纯净温暖,轻轻触及我心底最温柔的地方。记得一位有名的作家写过对李娟文字的描述“读她的文字,仿佛我的灵魂也去过巍峨的高山和辽阔的草原。”
作者生活在阿勒泰,“阿勒泰”?好陌生的名字,在我看来这个地方必定是遥远而且贫苦的,而作者却带给我一种十分惬意的感觉。
面积小小的裁缝店,门帘外冰雹砸落,门帘内温暖如春,炖一锅风干羊肉,小小的屋子浸在羊肉汤的香味儿里,香的都快把墙皮酥掉了,多美的描写,多舒适安逸的生活。
在干燥、风沙纵横的地方,作者家的裁缝店里养了一缸金鱼,清纯的水,游动的鱼,在阿泰勒难以见到的瑰丽的精灵,这个汉人开的裁缝店真的十分独特。
别样的民风,淳朴的当地人,普通的生活也存在着许多乐趣,故事通过作者的视角向我们娓娓道来。有时候我不得不感叹,一些人的写作功底就是深厚,对于人物的描写就是细致贴切、入木三分,而作者李娟恰恰就是这样的人。
她笔下的人物特点鲜明,她能牢牢抓住当地人的外貌特征和个人特点,让文中每个人物形象跃然于纸上。意外烫坏的袖子,被灵机一动改成马蹄袖,意想不到的引发了一场潮流,最后几乎全村的年轻女人都拿着截掉一截袖子的衬衣,要求改成马蹄袖的样式,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作者在文中感叹“从做裁缝的第一天起,我们就想,只要有别的出路,到死也不会干这个的,但是,转念一想,再干别的,同样辛苦的生活,世上哪有不辛苦的活呢?都一样的,可能干什么都一样吧。”写的真好,于生活细微处感悟出来的人生道理。
好的散文越读越有感触,他们体贴库尔马家婆媳,要了自己用不到的三只鸡;他们顾惜小姑娘的爱美之心,也心疼小花衬衣徒自挂着,未得其所,就让小姑娘把它拿走了,可敬可爱。在辛勤谋生的同时,他们也为当地牧民创造美好,向人们心中播洒阳光。
很多时候,她在讲述自己的故事,可能并不是为了向我阐述什么,但她干净、清新的文字实在令我为之着迷,我喜欢读她的文字,仿佛我也置身于那个名叫“阿勒泰”的陌生地方。
皎兔莫高窟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