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永辉超市(SH:)发布三季度报告。据报告显示,年前三季度,永辉超市营收.35亿元,同比下降3.90%;归母净利润亏损21.78亿元,同比下降.3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永辉超市年前三季度净亏损18.28亿元,同比下降.33%。
这是11年以来首次出现亏损,对此,永辉超市解释称,公司业绩下滑主要是受社区团购影响。现在消费行业受线上业务特别是社区团购等新兴业务的冲击,几乎所有公司收入和毛利率下滑明显。
1、超市赛道优秀却也危机四伏
消费行业一直是需求比较稳定的行业,长期是收益主要依赖于盈利能力强。可是在消费行业中,永辉超市的赛道并不算是一个好的赛道,超市的平均盈利能力只有15%左右,而毛利只有5%左右,纯粹就是一个靠规模效益获得利润的辛苦活儿。
永辉超市在年以前还算是比较抗打的,主要依靠两个必杀技,一个是高坪效,一个就是永辉的优秀的成本管理能力。
坪效是什么?就是一个平方的面积能够产生多少盈利。这个对于永辉这样的大超市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它决定了超市的货品摆放以及超市应该维持在怎样一个面积。直接决定了超市的租赁成本以及最后能够产生的利润。
永辉超市从年开始,一直维持在2.2万元左右。这样的表达对比家家悦和苏宁,同样是大卖场,坪效大约维持在1.5万元左右。对于快速扩张的永辉,这样的坪效可以说非常优秀了。
正因为有这样的坪效,所以永辉也能够在各大商场里面占据良好的位置,同时提升卖场租金的议价能力。
永辉的卖场租金从年开始维持在元/每平方米左右,同时永辉还有部分场地转租的收入,转租大概在元/每平方米,这样永辉的净租金率实际是在降低的。同时永辉这几年不断的扩张可是经营团队并没有快速扩张,也就是说每个人的盈利产出能力也是在增强的,这样发展的永辉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了。
可就在这样的快速扩张的同时,永辉自身也爆出了许多问题。
今年一季度,据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显示,永辉超市在福州、莆田、龙岩等多地多家门店共有1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其中包括草鲡、冰鱿鱼、正蟹等多个食品被检出氧氟沙星、恩诺沙星不合格。
7月27日,据上海市普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告称,上海永辉超市有限公司曹杨路分公司销售的木薯淀粉经检验,菌落总数项目不符合要求,检验结论为不合格,被处以2万元罚款。
自身管理出现问题的同时,外部还出现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这就是社区团购。
其实阿里巴巴进军生鲜赛道、国外的仓储超市costco和山姆超市等超市的进驻已经让永辉超市头痛,而社区团购带来的是一种新的玩法,改变了整个赛道的生态。
2.打败你的往往是一个外行
永辉超市一直对自己的坪效和管理是非常自信的,在这条赛道上,它有生鲜领域的优势,同时又有超市赛道的经验,其实对于盒马和仓储型超市的进驻,永辉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应对。
可是社区团购的进驻,是完全不同的生态格局构建。
首先,超市一般都建在人流量大和居民集中的地方,打造的就是方圆1公里之内的快速产品供应。可是社区团购却牺牲了时效性,更加贴近居民,更加便利。
社区团购根本就没有坪效的顾虑,不考虑管理成本,甚至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运输成本,甚至因为预售最大程度降低了生鲜的损耗,达到了一个多方的和谐的状态。
从微观生态来观察,常常在一个居民社区的周围有很多叫芙蓉兴盛的便利店,一般都是夫妻小店。这种店里面会有一个小角落摆着两个大筐,里面摆着一些蔬菜、水果和生活消耗品。社区团购下单过程也非常简单,附近的居民会通过兴盛优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