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家乡的年夜饭才有年味儿!听着鞭炮声,啃着冻梨,浓浓的故乡情
小时候的年夜饭讲究双数,图个吉利以便有个良好的寓意。单数则显得不吉利,要回避掉。不管是6还是8都是可取的吉利数。
母亲做饭的手艺很好,不知道我学厨的天赋是不是来自于母亲?年夜饭的主厨自然是母亲,她比较擅长东北农家饭的制作,我就在边上烧火、添水打下手。切菜、烹制、调味、把控火候都是母亲一手操办。
母亲炖鲤鱼是一绝,简单的几味调料让母亲玩得炉火纯青。青酱(酱油)、大粒盐、农家大酱、花椒面、干辣椒、米汤,竟然把鲤鱼的鲜香味发挥得淋漓尽致,不腥不柴,鱼肉鲜嫩可口。
其实,我知道好吃的关键是放了一味香料叫猫把草,学名应该是藿香,那是去异味增香的好香料。
炖小鸡自然离不开蘑菇和土豆干,而我们更倾向于加土豆干的做法。因为它的口感和味道或许比鸡块更有吸引力,也许是满桌子的大鱼大肉略显油腻吧,这种干菜可以填补这种空白。
除了这两道硬菜,片白肉也是必不可少,它有点像蒜泥白肉,但是多了一个蒸制的过程,把多余的脂肪全都软化了,再裹上蒜酱,看着肥腻实则很香。
排骨一般跟冻豆角搭配,炖熟后也是相当的美味,也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硬菜。
还有一个炒花生米也算是一道常登上餐桌的年夜饭,只不过那会儿撒的白糖,我们中意的也多半是甜丝丝的味道,再加上花生在嘴里的香味,好像比盐更有味道。
大拌菜我们叫家常凉菜,它出镜的次数远比大拉皮要高。黄瓜、白菜、干豆腐、胡萝卜、海带丝、粉丝、肉帽,加上蒜末、辣椒油、酱油、烤醋、香油、芥末油的混合,那酸辣爽口的味道就是一个地道!
蔬菜类的一般有肉丝炒蒜苔、鸡蛋炒蒜黄、鸡蛋炒辣椒、辣椒炒护心肉等,十道菜就差不多了,有的时候会炒到12个菜,有的人家会做16个菜,都是凸显来年有个好收成,过个大肥年。
年夜饭之后,会用冷水泡上几个东北花盖冻梨或冻柿子,等到家人溜达够了,两三个小时之后,梨就化透了,酸甜可口还冰凉爽口,解腻还去火。
年夜饭的时间不是晚上,我们那里讲究在中午吃,以12点为界限,早一点的年夜饭在11点多就开始了,这几年的年夜饭略微往后延迟,在下午2点左右开始。
年夜饭开始之前要放二踢脚,这种习惯要持续到初五左右,每一顿饭前都要听几声鞭炮声。你们那里的习俗是怎样的?说来听听。#年夜饭大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