鳢鱼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国核潜艇过去都是一身海蓝,为什么现在都
TUhjnbcbe - 2023/4/12 20:35:00

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年2月,第一支核动力潜艇支队在北海舰队正式组建。中国核潜艇主要分为攻击核潜艇和战略核潜艇。

图片:下水时的型攻击核潜艇,采用当时非常先进的水滴形艇体。

中国第一代攻击核潜艇是型核潜艇,也是中国第一型核潜艇,采用了当时先进的水滴形艇型。年起陆续建成服役,共建造了5艘,主要用于保护战略核潜艇出航,所以也装备有中国第一代反潜鱼雷,用于与敌方核潜艇作战。该艇水下排水量达到吨,比多吨的常规动力潜艇要大得多。在后期改进中,这型早期核潜艇得到了脱胎换骨地提升,拥有了潜射反舰导弹、新型声呐、新型消声瓦等新装备。

图片:现代化改进后的型攻击核潜艇。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已经停止发展多年的中国核潜艇工业在中央“核潜艇工业不能停”的指示下,开始了全新的型攻击型核潜艇的研制工作。年12月23日,第二代核潜艇首艇交接仪式浓重举行。

型攻击核潜艇采用美国“洛杉矶”级核潜艇那种拉长型水滴形艇体,水下排水量估计达到吨,宽孔径低频舷侧阵声呐等新技术的使用,使其具有良好的水下静音攻击能力。该艇不但能够执行保护战略核潜艇的任务,还能够主动出击,与敌方水面舰艇和潜艇进行对抗。

图片:当年首批曝光的攻击核潜艇照片。

图片:近年来,型核潜艇的身影出现在全球各个海域,这是在亚丁湾地区出现的型核潜艇。

除了攻击核潜艇,作为中国第二次核打击重要力量的战略导弹核潜艇也发展了两代。在说战略导弹核潜艇前,要先说说两艘常规动力弹道导弹试验潜艇,这就是“长城”号和“长城”号潜艇。

“长城”号潜艇是中国根据苏联提供的设计图纸和部件组装的G型弹道导弹常规动力潜艇,代号,主要用于“巨浪1”型潜射弹道导弹的发射试验。而“长城”号则是新时期自行研制建造的综合武器试验潜艇,不但拥有发射潜射弹道导弹的能力,还增添了垂直发射潜射巡航导弹的能力,为中国新一代潜艇研制打下坚实基础。

图片:长城号潜艇曾经完成了中国首枚潜射弹道导弹的发射试验。

图片:长城号潜艇已经退役,其巨大的指挥台围壳中安装有导弹发射筒。

图片:长城号潜艇继承了长城潜艇的大指挥台围壳。

图片:长城号试验潜艇的剖视图,该艇可以试验弹道导弹、巡航导弹、鱼雷和多种潜艇设备。

正是有了常规动力弹道导弹试验潜艇的帮助,作为中国海基核力量的潜射弹道导弹研制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年10月,巨浪1型潜射弹道导弹试射成功。

图片:巨浪1型潜射弹道导弹是中国第一代潜射战略导弹。

在导弹研制的同时,型弹道导弹核潜艇研制工作从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了,这是中国第一代战略核潜艇。该型艇由型攻击性核潜艇扩大船壳改进而来,在艇体上插入弹道导弹舱段。年设计方案完成,年4月30日首艇下水,年8月正式交付海军服役,年9月该型潜艇水下发射潜射弹道导弹实验成功。

图片:当年的型战略核潜艇,和现在的大黑鱼不同,但是采用的是海蓝涂装。

图片:一身黑色隐身涂装的型战略核潜艇。

到本世纪初之前,中国战略导弹核潜艇只有号艇这一艘型潜艇,象征意义大于实战意义。本世纪后,装载新型巨浪-2型弹道导弹的型潜艇开始量产并服役,导弹射程达到公里,第一次具有能够威慑到美国的实战化战略核潜艇。

图片:中国海军最新型型战略导弹核潜艇。

图片:已经量产化的型战略导弹核潜艇。

最后科普一个小知识。

大家看完全文会发现,中国海军潜艇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普遍采用浅蓝的涂装,那时候叫做“大蓝鱼”而不是“大黑鱼”。这主要是由于当时潜艇活动范围有限,一般在中国近海活动,而中国近海都是大陆架海域,太蓝或者太黑都会被反潜机目视发现,因此采用了一种浅蓝涂装,能够较好地与海域环境相融合。

图片:下潜中的型战略核潜艇,一身浅蓝涂装和海水融合较好。

在上世纪90年代,新造的潜艇开始使用黑色涂装,而年开始对老潜艇进行重新涂装,才形成了现在的一水“大黑鱼”的现状。这主要是由于在大洋深处从上往下看,水深处均呈现黑色。当潜艇潜到一定深度后便与海水混为一体。现代潜艇为了躲避敌人的目力侦察,一般将艇体涂成黑色,以最大限度地达到在海中隐蔽的目的。

从蓝到黑,这其实是潜艇部队走向远洋,走向深海的一个标志。

图片:走向深海的黑鱼群!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核潜艇过去都是一身海蓝,为什么现在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