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武汉疫情首次出现,经调查发现,感染者多属于武汉华南海鲜城商户,近日,北京又在新发地市场三文鱼身上发现新冠病毒,这下多方都紧急下架三文鱼,你们不敢再生吃海鲜了吧?
其实,在中国古代,就有好几起因为喜欢吃生鱼片引发的悲剧。中国古代的医生,也都特地在医术著作中提出,不要生吃鱼片,但人们就是不听,还是深深的被生鱼片的美味所吸引,还特地创造出了一个成语“脍炙人口”,大概意思就是生肉和烤肉都特别的美味。
生鱼脍
而生鱼片就是脍的一种。最早记载因为吃生鱼片吃出问题的人,是《三国演义》中的陈登陈元龙。
当年陈登还在担任广陵太守的时候,突然感觉到胸闷、脸色发红、难受想吐、没有食欲,立马就找了很多大夫来看,都束手无策。后来找来了华佗,华佗经过诊治,诊断结果为“府君胃中有虫,欲成内疽,腥物所为也”。
陈登
然后给陈登开了一副药,据说陈登吃下药之后,“吐出二升许虫,赤,皆动,本身生鱼脍也”。这一次,有了华佗,陈登病好了,华佗也告诫让不要再吃生鱼片了。可这个陈登实在忍不住,顾不上华佗的告诫,偷偷的又吃起了生鱼片,然后旧病复发,一命呜呼。
因为吃生鱼片死掉,陈登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此事在同时期的张仲景身上也遇到过,他特地还在《金匮要略》中说明了:“食脍,饮奶酪,令人腹中生虫,为疟。”
张仲景
不过很显然,在美味面前,大多数人都会顾不上良言忠告。到了隋唐的时候,因为贪吃生鱼片而生病的人更是源源不断。其中最迥异的是《太平御览》中记载,唐代时有一个叫做崔爽的年轻人,特别的爱吃生鱼片,每段要吃“三斗乃足”,然后有一天,突然吐出来一个像蛤蟆一样的怪东西,才吓得再也不敢吃生鱼片了。
宋代的时候,面对这些吃生鱼片而出现诸多疾病的人们,一些美食家,像是苏轼,就发出了“余患赤目,不可食脍”这样的说法。另外还有一个叫做真德秀的真的秀的人,也发出了呼吁,说吃生鱼片会带来肠胃疾病,这种食物应该被严令禁止才对。
真德秀,字希元,号西山
或许是因为他们的呼吁,生鱼片这道菜才逐渐的从人们的饭桌上给撤了下去。
虽然古人已经知道了吃生鱼片,肚子会生虫,可不吃又不行。然后就想出了各种办法,就像刘基刘伯温,这位大佬就总结出来了经验“姜丝拌鱼,入碟杂以生菜、胡荽、芥、辣、醋浇”,靠着姜蒜等对生鱼片进行杀菌灭虫。
哪怕如此,后人吃了生鱼片还是生病的有好多。李时珍就在《本草纲目》中写到:“肉未停冷,动性犹存。旋烹不熟,食犹害人,况鱼脍肉生,损人犹甚。为症瘕,为痼疾,为奇病,不可不知!”基本上在传统医学中,宣布了生鱼片的死刑。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但我们今人还是不听,不但吃了中国的生鱼片,还吃到了挪威的三文鱼身上了,哎,这不出事了么。
再次强烈呼吁大家,不要吃生鱼片,不要吃生鱼片,不要吃生鱼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