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美食大赏#
导读:曾经春节年货必备“淡水鱼之王”,如今在美国泛滥,国内少有人吃。
鱼者,余也
以前在我们农村,过年必吃的一道菜,就是鱼,鱼余同音,每年都吃鱼,意味着着年年有鱼,也就是“年年有余”的象征。
余,剩余的意思,也就是吃不尽,穿不完,用不完的意思。用最简单暴力的方式解释,就是年年都有“钱”,而且是“存钱”。
因此,寓意非常吉祥,以前农村过年,是每年必备鱼的。有钱的农民过年会到市场上去挑大的鱼买;即使经济困难的农民,也知道春天买鱼苗自己喂养,不管年底喂到多大,总得捞一条两条起来吃。
以前农村过年吃鱼习俗
吃货的世界也许你不懂,但农村吃鱼的,并非都是吃货,说不定一家人并不喜欢吃鱼;但过年鱼却是必不可少的。不光吃鱼,吃了鱼还得把鱼尾巴贴到门上,表示自己家吃过鱼了,炫耀一番,像是在宣示自己家“年年有鱼”一样,梦想着“年年有余”。
鱼尾巴其实没有什么肉,还老多刺,食之无味,但也正因为它没有多少肉,农村的习俗把鱼尾巴贴到门上,一年四季都不取下来,才成为了现实。鱼尾巴没有什么肉,贴到门上之后只会风干而不会腐烂,加上鱼尾巴本身有黏性,能够黏在门上一年四季不掉,也不会因为腐烂而发臭。这样有人来拜访,就能看到主人家曾吃过鱼了,主人也觉得有面子。
而以前农村吃的鱼,多半是“淡水鱼之王”的鲤鱼,鲤鱼好养,是一种杂食性鱼类,生活在底层,会以水生小动物、腐殖质、水草等为食,加上鲤鱼短,肥,味道也不错。以前卖鱼的多半会卖鲤鱼,因为买鱼的肯定是,买鲤鱼的人多。淡水鱼之王产量大,销售量也大,人们也喜欢。鲤鱼无愧于“淡水鱼之王”的地位。
现在这个淡水鱼之王的地位如何呢?
1、在美国泛滥成灾。鲤鱼在国外又叫做亚洲鲤鱼,因为它是亚洲地区特有的鱼类,不过现在已经不属于亚洲特有了,因为在国外好多国家都有了亚洲鲤鱼。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美国,因为鲤鱼在美国泛滥成灾,使得美国每年都得投入大量的经济进行治疗。美国人吃习惯了海鱼,海鱼大多数没有细小的刺,或者说他们吃的都是没有什么刺的鱼。而鲤鱼属于淡水鱼,刺很多,对于喜欢拿刀刀叉叉的美国人来说很难挑出那些细小的刺。加上饮食习惯,他们也不太会用嘴吐出小小的鱼刺,拿它没有什么办法,所以就泛滥成灾了。
有中国网友表示:野生鲤鱼在我国可是稀罕之物,能钓到野生鲤鱼,简直是运气太好的体现,而最为著名的是黄河鲤鱼,堪称我国野生鱼中最好吃的鱼了。在各个水域之中,野生鲤鱼还是比较受欢迎的,比如乌江流域、赤水河流域,野生鲤鱼还是非常好吃的。
2、在国内少有人买。但是,在我国,如果靠野生鲤鱼维持市场,是绝对不够的。其实,早在很久以前,鲤鱼就是饲养的鱼类之一了,但如今饲养的鱼多种多样,鲤鱼更是喂养得又大又肥。特别是一种杂交鲤鱼——无鳞鲤鱼的上市,更是肥而油腻。也正是这种鲤鱼的上场,加速了鲤鱼走向衰退。
人们吃过无鳞鲤鱼,都觉得难吃,而饲养的鲤鱼也越来越肥,让人们感觉和吃无鳞鲤鱼差不多,逐渐的人们宁愿吃草鱼,也不愿意吃鲤鱼了。
如今,市场上的鲤鱼很多时候都无人问津,倒是买别的鱼类的人多了很多,人们宁愿选择鲢子鱼、乌鱼、草鱼或者一些新奇的鱼类,也不愿意再买鲤鱼。
鲤鱼曾经贵为“淡水鱼之王”,是农民想办法都要弄到的鱼,是人们春节年货必买的东西,如今养了却卖不动,怪谁?
1、鲤鱼生活在底层。鲤鱼是杂食性鱼类,上层鱼类生产的废物它们也吃,而且经常在泥土里面找吃的,鱼腥味重,土腥味也重。
2、鲤鱼刺多。鲤鱼吃起来刺太多,不如吃乌鱼、草鱼等,加上如今的鲤鱼太过于肥腻,口感大不如前,所以选择的人就少了。
3、鲤鱼的优势已经不再。由于人工饲养饲料的加入,鲤鱼长得太肥。煮汤不如鲢子鱼,草鱼,乌鱼。煲汤不如鲫鱼,清蒸刺多肉厚而肥腻,不好吃。油炸也太大个了,也不好吃。
4、养殖户急功近利。给养殖的鲤鱼投放了超标的饲料,导致鲤鱼长得肉嘟嘟的,肚里全是油,皮下全是脂肪,不好吃,坏了招牌,卖不动,只能由养殖户自己兜底。若想鲤鱼卖得好,口感肉质安全必须回归才行。
虽然养殖的鲤鱼被嫌弃了,但是,野生的鲤鱼还是以前的味道,还是非常受欢迎的,至少在国内钓到野生鲤鱼,是值得庆幸的事儿。
春节到了,您春节吃鱼了吗?吃的哪一种鱼呢?欢迎留言到评论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