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些人这一辈子都在寻求重要感,这是尼采的名言。
我们作为一个管理者,要给员工创造“你们重要,你们是有价值的”这样的观念,并且这种观念让他们能够寻求更高的价值。
所以,我们经常把责任比作是一只猴子。
一个公司要做到权利对等,就是把原来的猴子应该在谁身上,就由谁来负责到底。
不允许在团队内部跳来跳去,更不允许他们跳到你自己身上来。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责、权、利”的这种关系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组织就可能会出现系统性的紊乱。
“花果山上无大圣,一个洞口三大王。”
有一些管理者,日常的任务下达就能看到某些问题。当一个老板像往常一样,想把任务分配下去的时候,先跟营销部门的领导谈一谈这个计划,然后跟他说,这个事情交给你了!然后又把品牌部的领导叫过来聊一聊,发现他们也有好的点子,有说这件事给你们做了。这个计划看似是两个部门一起去完成,但其实这个分配相当混乱!
因为,第一个是不被信任感,两边都会有;第二个是资源权利你怎么去分配?
所以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是善于区隔,善于把责、权、利区分开来的。
能够让猴子真正回到那个该背的那个人身上去,而且让那个人背得很愉快。
针对这一点,应该引起所有企业管理者的警觉。你作为领导应该如何去应对?赵钱孙李,你如何能够把自己的精力聚焦在你自己该干的事情上。事情一共就十项,分给三个人去做,如果有一个人多做或少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职责的错位,影响的是整个项目。
项目如果出问题,错的不是那三个人,而是领导。
那么针对组织和团队的管理,还有一个重点是标准化。
特别是一些我们叫服务行业,还有一些像我们这样的制造业。
有许多优秀的制造业公司,都喜欢谈一个概念,叫作“看板管理”。
看板管理本质上是什么?就是我们把一些最基本的操作流程变成看板,那么所有人都能够看到我们这个地方是怎么做的,标准是什么?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在这个方面,我们其实应该向西方学习的,特别是德国这种国家的工业精神,在许多事情上面是需要精确化的。就好比我们在短视频平台搜一些做菜的视频,你听到最多的肯定是“盐少许”、“酱油适量”这种说辞。而在麦当劳这样的餐厅,生菜都会炒好几片,肉饼几克。这两者没有高低之分,做菜本来也应该是一门随性随人的学问,但是对于企业来说,精确化是非常必要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过麦当劳的保洁怎么擦桌子,他身上挂的是什么?一个水壶,两块抹布,然后擦桌子,吭吭吭喷三下,第一块抹布擦完,然后第二块抹布擦完,你会发现,就这么个擦桌子,都是一个很细化和标准化的。
这两年宜家在家具行业大火,但是许多人不知道,他们最赚钱的是他们自家的餐饮。
你会发现一家的这个餐饮吞吐量是很大的。包括你在宜家买的那些餐饮,你会发现它的这个餐饮背后是有一个标准化的操作指南的,例如他会给你张纸。三文鱼切多大他都画好了,这头放在哪里呢?投放哪里,投放哪里,然后呢,这边有很多小圆圈,盐放多少,胡椒粉放多少,柠檬做多大。
样做,只要按类别堆好送进烤箱就行了。
傻子都能做一份西餐三文鱼,这就叫标准化。
中国的公司有许多都走上了标准化的这条路,走上看板管理的这条路,许多公司已经全面实行5S、6S看板管理。但是,我们在这条路上,仍有漫长的距离要去追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