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位于广东省珠江口的西南部,咸淡水自然资源极其丰富,是典型的河口型渔业区,万山渔场为全国著名渔场之一。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51万亩,水产品总产量19.72万吨,产值31.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和7%。捕捞渔船余艘,种苗生产企业96家,养殖面积亩以上的养殖大户多户,较大的水产品流通加工企业40多家。全市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55.3%。
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海洋经济先行先试示范市和从海洋大市向海洋
强市发展的要求,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科技兴渔战略,推动主导品种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大力扶持和全面推进现代渔业产业建设,逐步形成了外向型、都市型、生态型的现代渔业格局。标准化、规模化水产品养殖出口基地逐步形成,产品远销北京、上海、西安、重庆等国内大中城市和韩国、日本、欧盟、东南亚国外市场及港澳地区。白蕉海鲈、南水青蟹、横琴蚝等一批品牌应运而生。继年“白蕉海鲈”获得珠海市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后,年斗门白蕉镇又获得了“中国海鲈之乡”称号。
桂山沙蚬
桂山沙蚬,沙蚬学名叫杂色蛤,俗称花蛤,又叫沙蚬。桂山岛附近沙滩水质
清澈无污染,盛产沙蚬,蚬肉以其鲜甜肥美、爽口弹牙而闻名,让食客回味无穷。
产地:桂山岛。
烹调方法:
1、清蒸桂山蚬被誉为珠海本土第一自然菜色。
2、韭菜炒沙蚬肉,爽口开胃菜。
3、香芹炒沙蚬肉。
4、辣椒炒沙蚬。
伶仃海胆
海胆是一种食用价值、药用价值都比较高的经济海洋生物,其生殖腺味道极其鲜美,口感独特,营养丰富,蛋白质中蛋氨酸的含量很高,在日本、中国、马来半岛以及欧洲的地中海沿岸和南美洲等许多沿海国家或地区受到广泛欢迎。因此,海胆不仅是人们喜爱的美味海珍品,在医药科学上也有着极为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出产的海胆远销日本、韩国等地。
产地:伶仃岛及附近海域
烹调方法:海胆鲜吃、海胆炒鸡蛋、海胆炒饭、海胆蒸鸡蛋
伶仃将军帽
将军帽又名嫁戚,一种海洋贝类,因其硬壳部分形状像清朝时期的朝庭将军的帽子而得名。将军帽像其它绝大多数贝类一样,缘石而生长,其肉身紧吸在石头上移动。其内质颜色为黄绿色,肉质较脆,富有弹性,吃起来韧性如鲍鱼,故又有“假鲍鱼”之称,是下酒的美味,营养相当丰富。
产地:伶仃岛及附近海域
烹调方法:清蒸
伶仃狗爪螺
狗爪又名狗爪螺、龟足,因其形状酷似狗的爪子和龟的足而得名。狗爪螺生长在海边石缝中,一般很多狗爪螺一簇一簇群生群长,挤附在石头缝中,长年不移动,靠吃水中的微生物生长。冬季的狗爪螺最肥,单个的狗爪螺不比大拇指粗多少,长约两三寸。
产地:伶仃岛及附近海域
烹调方法:清蒸、白灼
斑节对虾
斑节对虾营养丰富,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中医认为,海水虾性湿、味甘咸,入肾、脾经;虾肉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适宜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乳汁不通、筋骨疼痛、手足抽搐、全身搔痒、皮肤溃疡、身体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病人食用。
产地:斗门、金湾、高栏均有产出,金湾区三灶镇定家湾村建设了“斑节对虾养殖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
烹调方法:蒜蓉粉丝蒸、清蒸、白灼、红烧、等。
黄金风鳝
黄金凤鳝又名青鳝、鳗鲡、河鳝,是淡水中名贵鱼类。由于其水质环境没有污染,出产的凤鳝肥大、肉嫩,富含维生素A,加上肉味鲜美可口,被人誉为“水中人参”。黄金凤鳝肉爽滑、少碎骨、口感好,炒食清脆香爽,焖食胶滑甘香,打边炉吃爽滑,豉汁清蒸,鲜味香浓。由于凤鳝营养价值高,味道又十分好,所以成为筵席上的上等佳肴。目前主要是野生捕捉为主,产品被当地群众和酒楼预订,供不应求。
产地:斗门井岸镇黄金村海湾。
烹饪方法:既可清蒸,又可红烧。
笋壳鱼
笋壳鱼,学名尖塘鳢,原产地在东南亚和澳洲,产地国的产品主要依靠天然捕捞。笋壳鱼的体形略延长,粗壮,前段呈圆柱形后部稍扁,头扁平、较大,体宽约为体长的1/3.5,嘴角下斜,与眼同宽。眼睛凸出,位于嘴唇上方,上颌两侧为齿带,下颚长于上颚。有一排小尖牙,身上的鳞片呈梳齿状,有四圈黑色斑纹,腹部的颜色较浅,体表的颜色会随着周围水质和环境而变化。
斗门区于年引进养殖,现已形成本区一大特色产品,笋壳鱼个体肥大,肉质鲜美,是国内外普遍认可的优质鱼类。
产地:斗门区
烹饪方法:清蒸和煲汤等
上横黄沙蚬
因有着水域和地域的优势,这里的水污染少,水质好,加上水里的沙为黄色,蚬壳在黄沙的长期冲刷下也变成了黄色且非常有光泽。放眼望去,上横黄沙蚬个个均饱满肥美,是我区独有的天然美食。其烹饪方法有蒜茸蒸、豉椒炒、鲜奶蒸等,无论哪一种烹饪方法,都受到了食客们的一致好评和称赞。
产地:我市斗门区莲洲镇。
烹饪方法:蒜茸蒸、豉椒炒、鲜奶蒸等。
斗门重壳蟹
斗门特产重壳蟹,又称松壳蟹,生长于咸淡水海域,是蟹中之珍品,珠海四大美食之一。重壳蟹是指具有两层壳,在发育过程中未完全脱掉硬壳且保留软壳“红袍”的螃蟹,极为少有,在养殖生产中每0斤青蟹仅能选取10斤重壳蟹,经济价值极高,市场售价超过元/公斤。重壳蟹色泽光亮,肉质嫩滑,肉厚膏黄,尤其是蟹内软壳,富含钙质,营养价值极高,是滋补佳肴,在港、澳、台地区闻名遐迩
产地:斗门区
烹饪方法:炒、蒸、盐等
乾务白鸽鱼
白鸽鱼,与花鱼为近亲。生长在咸淡水交界的江河、海滩、湿地之中,肉质鲜嫩细腻而不粗碎,韧性适中而不梗麻,味野而不含腥,自然海鲜风味十足,是海产品贵族之高贵。广东省珠海市历来盛产白鸽鱼,“豉油皇白鸽鱼”又名“江山美人鱼”为珠海十大名菜之一。由于白鸽鱼生长在咸淡水交界的江河、海滩、湿地之中,肉质鲜嫩细腻,富含DHA,是鱼中上品,海产珍品。
产地:斗门及珠海入海口
烹饪方法:煎、清蒸和煲汤
斗门乌鱼
乌鱼,学名中华乌塘鳢,是一种暖水性浅海咸淡水鱼类。主要分布于河口、港湾,为斗门乾务地区特产。乌鱼营养丰富,肉味鲜美,具有使伤口加快愈合的功效。乌鱼离水在阴湿条件下可保持一星期不死亡,是一种适宜活运远销和出口创汇的优质海产品。
产地:斗门区
烹饪方法:煲汤和清蒸等
莲洲罗氏沼虾
罗氏沼虾,又称马来西亚淡水大虾,素有淡水虾王之称。原产地集中在厄瓜多尔沿岸,是目前世界上养殖量最高的三大虾种之一。其壳薄体肥,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鲜食可斗门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迅速发展为我区水产支柱产业。目前,莲洲镇是斗门区罗氏沼虾养殖主产区,养殖面积接近达1万亩。当地渔民在冬天采用塑料大棚越冬养殖,效益比正造要高得多。
产地:斗门区
烹调方法:红焖大虾、蒜蓉大虾、溜虾段、琵琶大虾、炒虾仁等。
白蕉南美白对虾
白虾,学名凡纳滨对虾,地方名南美白对虾。目前,全养殖面积约7万亩,年产量近6万吨,为国内著名产销大区。白虾的冬季大棚养殖为我市首创,并迅速推广到珠三角及南方沿海诸省。
斗门区白蕉镇是南美白对虾养殖大镇,由于该镇地下咸水丰富,养殖的成虾品质上成,深受食客喜爱。
产地:斗门区
烹饪方法:椒盐、白灼、刺身等
斗门沙虾
沙虾,学名刀额新对虾,地方名麻虾、虎虾、花虎、泥虾、基围虾。具有杂食性强、广温、广盐和生长迅速、抗病害能力强等优点。因壳薄体肥,肉嫩味美能活体销售而深受消费者青睐。是目前“海虾淡养”的优良品种。最大体长17厘米,常6-9厘米,体重3-10克。广东沿海的河口区产量较高,体肥壳薄,味道鲜美,耐干运,是虾中上品。
产地:斗门区
烹饪方法:白灼、盐等
白蕉海鲈
海鲈,又称花鲈、七星鲈,生长于沿海河口,属于广盐性海水鱼类。“白蕉海鲈”肉质肥厚,无肌间刺,口感极佳。
白蕉镇独特的水质地理条件,十分适宜海鲈养殖。海鲈养殖面积超过一万六千亩,年产量超过四万吨,形成斗门区第一大产销品牌鱼类。近期,“白蕉海鲈”获得珠海市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渔业协会授予“中国海鲈之乡”称号。
产地:斗门区
烹饪方法:清蒸、煎等
斗门水鱼
水鱼:中文名:鳖,俗名别名甲鱼、水鱼、团鱼、王八等,水鱼是我国传统的名贵水产品,自古以来,就以美味滋补闻名于世,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甲鱼肉味鲜美,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高级滋补食品,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甲鱼甲壳周围的结缔组织称“裙边”,是营养滋补最佳部分。水鱼的药效有治骨蒸痨热;治肝癌低烧、乏力消瘦;治子宫癌阴虚火旺、低烧者;治腰膝酸软、遗精、阳痿;治疗慢性肾炎等。
产地:斗门区
烹饪方法:清蒸、红烧等
白蕉盲曹(尖吻鲈)
又名红目鲈、盲槽、雷子鱼。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是优质高档的水产品,国际市场十分畅销。保鲜/蓄养:水质洁净,氧气充足,咸淡水或淡水均可,水温16-28℃,在水温12℃时该鱼即静止于水中,时间过长易被冻伤,低于10℃时即会被冻死。
产地:斗门区
烹饪方法:红烧、清蒸或作羹汤
斗门黄鳍鲷
黄鳍鲷,又名黄脚立,赤翅。黄鳍鲷体长椭圆形,侧扁,背面狭窄,腹面钝圆。体高,头部尖。背鳍鳍棘部与鳍条相连。该鱼为中型食用鱼,肉质细嫩,是大陆、港台市场畅销的水产品,近年已成为中国沿海一带的重要海水养殖对象。今后还将会进一步推动黄鳍鲷的养殖规模。
产地:斗门区
烹饪方法:清蒸,香煎、酥炸和煲汤
斗门花锦鳝
花锦鳝属于暖水肉食性鱼类,生长期栖息于淡水河口江段。花锦鳝冻死的低温临界点为6-8℃,比本地区越冬养殖的白对虾、罗氏沼虾、尖吻鲈和红鲅等品种冻死的临界点要低5-8℃,一般年景不搭越冬棚都不怕冻死,且该品种生长速度较快,价格较高,因此,花锦鳝可以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养殖规模的优质品种,增加了优质品种的养殖数量和比例,促进水产养殖向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产地:斗门区
烹调方法:切片打边炉、红焖花锦鳝、鳝头炖汤等。
小林鲩鱼
小林草鲩栖居于江河、湖泊等水域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情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性贪食,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肉质肥嫩,味鲜美,小林草鲩经过天然的“瘦身”后结实的肉质、鲜美的味道及零药残的特点,深受粤港澳三地消费者的青睐。小林草鲩肉性味甘、温、无毒,有暖胃和中之功效。动物实验表明,小林草鲩胆有明显降压作用,有祛痰及轻度镇咳作用。
产地:金湾区红旗镇
烹调方法:清蒸、红烧、糖醋、软溜、麻辣等。
如果您也喜欢这篇文章,请转给身边的朋友们。
获取更多资讯,惊喜不断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