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东省佛山市的冯景和从年退伍便开始养鱼,无论是四大家鱼还是特种水产,他都养过。养了十多年,亏得一无所有。若是其他人碰到这种情况,大多会放弃另找出路了,可冯景和没有,他又养了一种鱼。这一次,他碰上了救星。
笋壳鱼被称作水下黄金,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的市场价格。年开始,笋壳鱼行情一路走俏,每斤在塘口的价钱就可以卖到一百二十多元,而本地养的人少。看到了笋壳鱼市场的稀缺性,冯景和决心要养笋壳鱼翻身赚大钱。当然,要想赚大钱,靠的不仅是好项目,冯景和还有自己三个大招。
招式一:杂交
养笋壳鱼确实赚钱,仅是年二十多个鱼塘共五百多公斤的泰国笋壳鱼的一次试水养殖,就让冯景和赚了三百多万元!巨大的利润空间让冯景和尝到了甜头,他觉得自己可以赚得更多。不过,笋壳鱼长达两年的养殖期是个大问题,为此他常常供不应求,要怎么办呢?
他想到了杂交,这个想法一说出口,就被自己老婆孩子嘲笑了一番。
没想到,还真成了!
冯景和把澳大利亚的鱼苗和泰国的鱼苗放在一起杂交,这个曾经几乎没人想到的法子让他一下子从笋壳鱼养殖中脱颖而出,他的杂交笋壳鱼养一年多都可以上市。不仅如此,还有一个大大的好处——可以用网捕捞。
用网捞鱼不是相当常见的做法么?不这样怎么把笋壳鱼弄上来呢?
笋壳鱼生性爱钻泥巴,以往需要工人们一条一条从泥巴里挑出来,成本高不说,频繁地挑拣后,剩下的鱼难以活命。而冯景和的杂交却能改变笋壳鱼的这个习性,使得大部分的鱼用网就能捞上来。
长得快还易捕捞,冯景和对自己的杂交笋壳鱼自信满满,不知道这上万斤的笋壳鱼能给他赚多少钱呢?
招式二:分塘
天不遂人愿,事实上,这上万斤的笋壳鱼不仅没赚,反而损失超过一百多万元!原因在于鱼不见了。
莫名其妙地,一万斤的鱼只捞上来三千多斤,冯景和傻眼了,亲自下塘摸了半天却啥也没找到。眼看着要进口袋的钱飞了一大半,他郁闷不已,便开始天天蹲鱼塘,决心要搞明白怎么一回事儿。
不蹲不知道,一蹲吓一跳,笋壳鱼竟然会自相残杀!作为肉食性动物的笋壳鱼生性凶猛,有着满口牙齿和大舌头,大鱼吃小鱼的行为相当普遍,而之前冯景和的六千多斤鱼就是这么被吃没的。
找到原因,剩下的就好解决了,冯景和通过鱼筛子,每隔1到2个月就会帮笋壳鱼分塘。通过这种方式笋壳鱼的成活率提高到80%以上。
在年,冯景和更是凭借敏锐的市场目光,在鱼价下跌时反其道而行,扩大养殖规模,加上较高的成活率,使之在市场回温时一下子赚了三百多万元!之后每年的财富更是成倍增长,成为当地的赚钱名人。
这还不算完,冯景和有一大招,能让自己在别人赔得倾家荡产时大发鱼财,到底是什么呢?
招式三:烧火盆
年冬天,按照往常的习惯,冯景和留着一大部分笋壳鱼等着冬季价高的时候卖,可万万没想到,这年年底广东出奇的冷,一下子,冯景和价值两百多万元的笋壳鱼就冻没了,周边养殖户也损失惨重,这个冬要怎么过呢?
想了很多办法都不管用,那就死马当活马医吧,冯景和在每个鱼塘水面上放上三五个炭盆,给水加温。没想到,效果非常的好,大部分笋壳鱼都转危为安。
于是,在市面上的笋壳鱼被冻死得所剩无几时,冯景和靠着这些炭火保住了自己的鱼,并以平均一斤高于市场价15元左右的价格卖出,反而多赚了三百多万元!
有了烧火盆,笋壳鱼就不怕冬天了,从此,冯景和都会把大部分的笋壳鱼留到冬天销售,价格比夏季旺季的时候高出将近一倍,每亩鱼塘能比同行多赚两万多元。
靠着这一个接一个的招儿,冯景和在年实现了财富大爆发,销售额达到两千五百多万元。冯景和说,“我不是见好就收的人,我就要一直扩大”。目前他正准备进军电商市场,利用笋壳鱼可以通过皮肤呼吸,离水也能活的特性,把笋壳鱼放进透明的塑料袋中,充上纯氧运输,这种方式可以保证其在里面至少存活72个小时,下锅前还能活蹦乱跳。
打拼多年,冯景和终于做成一番事业,成为当地笋壳鱼养殖的第一人。对于老板这一角色,他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亲力亲为,脚踏实地是他的成功信条,事必躬亲让他对公司内外情况都了如指掌,能及时做出指令。别以为当上老板就万事大吉,恰恰相反,这不过是又一个开始。
相关链接:笋壳鱼养殖技术
笋壳鱼学名云斑尖塘鳢,由于其体形似笋壳,故名笋壳鱼。该鱼原产于东南亚,最大个体可达5到6公斤,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名贵的淡水鱼品种。笋壳鱼生活在有微流水的沙泥底层和草丛中,喜穴居,性温顺,不善跳,耐低氧;适温15℃到35℃,最适温25℃到30℃,10℃以下死亡;能在pH为5的酸性水体和盐度为1%的咸淡水中生长。幼鱼以水中微生物为饵,成鱼捕食小鱼虾,耐饥能力强。人工养殖可驯喂下杂鱼及合成饲料。
一、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以0.15~0.4公顷为宜,水深1.5米以上,淤泥少、有换水条件、水质良好。水面可适当放养些水仙或浮萍,塘底放置筒状物、旧轮胎等物件做成的“鱼屋”。
二、投苗
目前笋壳鱼种苗大多是从东南亚国家引进。投放鱼种应在天气稳定、水温20℃以上的时候进行,每亩投放~尾,投苗前可用10微克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10分钟以消毒防病。鱼苗先在池塘的一角用密网圈养2~3周,以后再撒网放养到大塘中去。
三、投饲
笋壳鱼为肉食性鱼类,幼苗期摄食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长至2厘米以后开始捕食鱼虾幼苗、小昆虫。故人工养殖投放鱼种前的塘水,应培育有一定数量的浮游动物,并适当投放些鱼花。鱼种进入大塘后,可继续投喂大小适当的鱼苗(虾苗),也可以在鱼种标粗阶段驯食冰鲜及下杂鱼,直至养成。每日投喂量约为鱼体重的3%,故投喂量为早餐占1/3、晚餐占2/3。
四、水质管理和分塘养殖
笋壳鱼耐低氧,目前亩产数百公斤的密度可不必使用增氧机,水色以偏肥、绿爽为好,pH值在7以上。养殖后期可适量换水或每月用5~10公斤/平方米生石灰全塘泼撒。鱼苗期过后,每亩混养20~30尾花白鲢和30尾鲫鱼,有利于调整水质。
转载声明
本文转自CCTV致富经、中国水产养殖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涉及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有误,请及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