鳢鱼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食物的灵魂作为一个吃货,应该尊重有灵魂的
TUhjnbcbe - 2023/7/2 9:53:00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337203.html

壹食之风味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每年三月中旬至四月初,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青草泛绿,山花烂漫,各式的农作物,春播的或发芽,越冬的或开花。

南方此时极具时令性的代表:油菜花、紫云英,在这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开始霸屏。一方面是因为它们真的很美,另一方面它们分布很广,种植面积很大。

因为这些原因,也招徕了蜜蜂的青睐,因此饱含了紫云英和油菜花灵魂的甜蜜结晶——紫云英蜜,油菜花蜜,也将在一个月后醇熟。

什么是食物的灵魂呢?食物经过加工,可以改头换面,但是我们通过品尝,通过它特有的味道可以辨别它是什么。因此能称之为食物灵魂的应该是能决定某种食物特有味道的风味物质。

正是因为风味物质,它赋予了榴莲是悠悠的“臭味”,香蕉是淳淳的“甜味”,我们就是因为这些个性的风味而爱上了某种食物。

风味物质很难用简单的酸、甜、苦、辣、涩等单一味觉去描述,因为它是复合的味道,因此当我们遇到类似味道我们通常会类似这样描述,这个东西有点“香蕉味”。

商家肯定要追求商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他们更在意产品的卖相是否足够好(例如农产品重量个头更大、色泽等外在型态更美)、生产出品速度是否能够满足销售需求(单位时间的产量),很多时候为了前两者就模糊了食物的灵魂——风味。

农产品中无论植物还是动物,除了需要摄取必要的养分、适宜的温度及阳光雨露的滋养以外,风味物质的自然产生最重要的是需要时间去养成。

贰食之乐趣

吃是为了什么?

为了果腹。

没错。

为了补充营养。

正确。

其实更是为了乐趣

如果吃一样食物,你发现它索然无味,又例如猪肉、羊肉、牛肉都是一个味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挺没劲的,因为它失去了不同的风味体验,不同的乐趣。食物如果失去了风味,那么就失去了吃的乐趣。

三、四月是许多浆果类水果上市的季节,例如桑葚、樱桃、蓝莓、树莓、草莓等等。这些浆果类水果有4个特征:

一是植株都比较小。它们或是草本类的植株,或是灌木类、矮丛乔木植株,这个特点就有助于它们被植于大棚温室进行培养;

二是果实生长成熟周期短。这些水果基本上从开花、结果到成熟上市大致只需50-60天的时间,大棚温室培养的早熟品种时间可以更短;

三是经济价值较高。这些水果价格都普遍偏高,例如蓝莓,每斤单价可以轻松突破50元,这是极为保守的价格;

四是营养价值、颜值“双高”。因此这些小浆果就很容易受到人们的追捧与喜爱。基于以上四个特征,这些年,上述浆果进行大棚种植的面积越来越大,入市的时间也越来越早,市场供应越来越充足,需求也越来越旺。

当我们怀着特别喜悦以及期待的心情把他们买回家品尝时,却发现它的风味却越来越模糊:树莓是比小时候在竹林里采集到的要大,水份似乎也更饱满,一口咬下去,也能分辨出它应该是树莓,可是这个味道却已不似过往,对于可能从来没有品尝过树莓的某些朋友来说他们也许会更失望:价格不便宜,原来就这么个味。

可是,它在鲁迅笔下确是“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节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注:覆盆子也称树莓)

为了追求更大、更饱满的果实,更快、更早的上市时机,这些小浆果的植株被植入大棚温室,通过调控温度、水、肥等生长要素,它们更为快速的生长。或许我们应该为大棚技术、现代选育技术作出的贡献而欢呼与鼓掌,因为它们使农产品产量得到提高,生产效率得到提升。或许这些水果真如专家所言营养价值与非大棚种植的别无差异,甚至营养价值还提高了。可是不断压缩的生长期却模糊了小浆果的灵魂——它们的风味。

风味的模糊,食之乐趣又何在呢?

叁食之技艺

四月最重要的节日是清明节,清明节又称寒食节,在南方的江浙皖沪等地有一种食物是这个时节的主角——清明粿,也就是这两年成了网红的“青团”。

青团的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原料是野艾草。野艾经过一个冬天的休眠,随着春天温度的升高,它复苏了,清明前的春雨让它很快长到15-20厘米高。江南多水的田埂、小溪边就能发现他们,做青团用的艾草只摘取顶部最脆嫩的5-8厘米。

因为野艾是野生的(湖北蕲春等地种植的艾草,是用来做艾条,用于艾灸),同时就只摘顶部的艾草尖(不用全株,还因为2个月后的端午节,艾草还有用处,端午节再来说吧),所以其实野艾原料的数量是很有限的。那么有时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倘若某户人家需要做的清明粿较多,野艾不够,也会做很多原色的米粿。

既然野艾不够,那为什么不用其他绿色的蔬菜代替呢,比如菠菜。因为春天食艾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同时艾叶品尝起来清香且夹杂着一丝苦涩,但是回味起来又有多重口感,它是清明粿的灵魂,它不是简单的让米粿换上绿装。

当青团成为网红,因为它的需求太大,作为原料野艾供应不过来,因此市售的青团很多成了李鬼青团了,野艾换成了麦青汁。另外据《解放日报》报道,年以前上海本地市售的青团,部分商家为了青团的色泽,同时也是为了保质期更长,在青团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亮蓝”以及防腐剂,直到后来食药监部门发文明令禁止添加,这才作罢。

网红青团确实红了,可是它其实已经不是青团了,不仅仅是灵魂的模糊与丢失,还有制作技法的改变,古法青团外面皮料是糯米浸泡后磨成米浆,现在很多都改用糯米粉加水直接和面了。

至于馅料之争,由此对比反而不重要了,因为毕竟每个人的口味偏好不一样,无论是甜还是咸,无论是传统浙江咸口的笋干、香葱、肉酱,还是新式新奇的乳酸菌、榴莲、蟹粉、爆浆流沙、鸡丝培根、香辣小龙虾,甚至酸菜鱼,这些只要有食客拥趸,那么存在也算合理,只是这么丰富的馅料已然让青团不再那么单纯。

当然希望未来作为吃货的你有机会品尝下经典、道地江浙特色馅料的青团,例如甜口的芝麻糖馅,咸口的笋干+香干炒制的馅、香葱+五花肉末+本地黄豆酱炒制的馅、萝卜丝+五花肉末炒制的馅等等。

作为一个吃货,希望找到有灵魂的食物,可现实是,在快速与忙碌的都市,或许很难找到那么地道的风味以及传统技艺制作的食物供应,再者很多时候我们也被食物的色相迷惑了,俗话说吃到嘴的才是真的,画饼不能充饥,因此看着不错,吃了再说。

食之技艺的变化,无论如何都请保护好食之风味的地道!而作为一个吃货,更应该尊重有灵魂的食物!

鲜渝作为一个特别尊重灵魂食物的风味搬运者,未来会陆续为大家推荐及搬运风味美食,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食物的灵魂作为一个吃货,应该尊重有灵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