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浦北官垌镇垌口村位于六万山区腹地,整个村子位于绵长的高山夹缝间,境内林木茂盛,农业耕地少,山泉溪流纵横不断,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方。
据说官垌鱼的由来是最初村民捕抓到多余的鱼,吃不完,就在溪涧流经的沟沿路边、房前屋后、田头地角或一些低洼田中随便挖了个小水窝,引来溪涧的山泉水,并用青草喂食,没想到经过这样饲喂的鱼竟然无泥腥味,肉香而不肥、嫩而不腻。
今天我们走进垌口村,在小溪旁都会看见各种大大小小的水泥浇筑、或石块砌成的小鱼窝,每个鱼窝大约是40平方米左右,有活水入口,和出口。
每次有哪家村民要给鱼窝补给鱼苗时,就会有鱼苗贩将鱼苗运到田间,而这时很多街坊邻居就会过来围观,感觉这是村里最热闹的大事。
这就是本次村民要投放的鱼苗,可别小看,这些鱼已经养了有近4年,每条都有6斤以上,村民们告诉我,这鱼每斤6元左右。
每次成交,对大家都是件开心的事,邻居们就会过来帮忙一起抬。
他告诉我,前一窝鱼都卖光了,所以要重新放养鱼苗,这鱼苗要在这里再养4年以上才会出售,那时每只鱼会长到大约15斤左右,按目前的行情,批发价每斤可卖到大约25元。想想,4年期间,草鱼价格由6元升值到25元左右,时间虽然有点长,但这笔买卖也还算不错。
这里的草鱼生活在的山泉水中,每天只吃当地种植的木薯叶、象草、黑麦草,倒也悠然自得。
当地人给我一个数据,鱼窝每平方米只投放3-5条,年产鱼大约5公斤,宽松的生存空间,也是确保鱼肉鲜嫩的保证。
鱼窝小,另一个好处就是方便捕捞,只要两三个人,一张网就可以完成整个捕捞任务,但也别小看这捕捞动作,假如让这十几斤重鱼在身上甩打一下,也不是好受的。
也有村民一直把草鱼当宠物养在自家鱼窝里,比如这窝草鱼村民养了有近23年,最大的有35斤,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长寿鱼。
今天,草鱼已经成了当地真正的摇钱树,发现了商机的村民开始做起了网购。
由于市场的认可,当地人已基本不再种植其他农作物,鱼窝旁的田地都用于种植喂饲草鱼的牧草:木薯叶、象草、黑麦草。
第二天,我特地到浦北农贸市场附近转悠,与当地人聊天,他们跟我说,官垌镇的草鱼已经成为地方名片,但因为其产量少价格高,在当地农贸市场每斤大约要卖到40元左右,而普通的草鱼每斤在当地就6元左右,过大的悬殊,他们自己一般都不会买,即使买也要找熟人,否则可能买到一些“进修草鱼”。这名字倒稀奇了,我追问什么叫“进修草鱼”,他说进修鱼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其他地方生长,只有到快要销售时才移到官垌鱼窝里饲养一年几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