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珍海味在今天代指各种珍贵的美食,但在古代,山珍海味指的可是具体的食物。
“山珍海味”的说法,最早出自于唐朝诗人韦应物写的一首诗《长安道诗》:“山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羊羔如折葵。”
比喻那些山上的海里的奇珍美味,像家里不要的东西一样随处不见;吃牛吃羊就像吃瓜子一样常见。形容物产丰富,生活奢侈。
其实山珍海味是指具体的食材,分为上、中、下各三个八珍。
上八珍:熊掌、燕窝、猴头、鹿筋、驼峰、狸唇、凫脯、黄唇胶;
中八珍:银耳、版鱼翅、广肚、果子狸、鱼唇、裙边、鲥鱼、哈什蚂;
下八珍:海参、龙须、口蘑、赤磷鱼、干贝、竹笋、蛎黄、乌鱼蛋。
山珍海味的营养并没有想象中的高,无论是氨基酸的比例,还是无机盐、微量元素的含量都不是很高。
而且在加工干制的过程中,有的还需要晾晒、脱水、腌制等多道手续,营养成分大量流失,反而不如我们常见的肉、蛋、奶、鱼、豆制品等等。
而且山珍海味对于肠胃来说并不舒服,这就是为什么好多人说山珍海味比不上家常便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