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月,春暖花开
这时候苏州人的餐桌上有一道略微奢侈的美味
又到了时候了
它就是塘鳢(lǐ)鱼
苏州人也叫“菜花塘鳢鱼”
为什么会这么叫
塘鳢鱼略微奢侈在哪里?
怎么做才好吃?
让小编来告诉你!
塘鳢鱼
塘鳢鱼,苏州人亦称“荡鲋鱼”,有的地方称“虎头鲨”,也有的地方称之为“土鲋鱼”。
据相关农书记载:塘鳢鱼头大而硬,鳞色微紫黑,鱼鳞小而有黄黑斑,食小鱼,样子很凶猛,而肉质极细嫩、无细刺,汆汤、红烧、蒸食均佳。而苏州产的塘鳢鱼也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其鱼肉糯嫩、肉质鲜美、口感极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一方水土也养育着一方生灵,就如“淮橘为枳”,同一品种,因生长地不同而所产物品的质量也大不相同。
油菜花开
当田野中大片大片油菜花怒放的时候,水中的塘鳢鱼也应时而出了。
苏州人特别喜爱塘鳢鱼,汪曾祺老先生在《寻味:汪曾祺谈吃》一书中提道:“苏州人特看重塘鳢鱼,谈起来眉飞色舞。”而吃的时机,苏州人还特别注重在油菜花盛开时。
这是因为,油菜花盛开时,正是塘鳢鱼产卵的季节。塘鳢鱼的营养价值就在这个季节最高,产卵后的塘鳢鱼营养价值就大打折扣了。同时,这个季节的塘鳢鱼又因数量稀少而弥足珍贵。所以,苏州人把这条鱼与惊艳的油菜花并列而称——“菜花塘鳢鱼”。
塘鳢鱼做法
烧制塘鳢鱼,有熘、汆、炖、烧、熏等多种方法。
熘:在苏帮菜经典菜单中,糟熘塘片是一款代表菜。此菜采用“熘”的烹调方法,比喻入锅之快。这种方法能保持鱼肉鲜嫩、清爽。
在操作上,先将塘鳢鱼出骨去皮、片成片,鱼片洗净上浆;取糟油、蒜泥、盐等合成调味汁待用;热锅下油至五成热时下鱼片拨散,鱼片起白即捞出;锅中留少许油,入葱花,倒下调味汁,待调味汁滚透后倒入鱼片,颠翻后浇麻油出锅,装盘即成。
这道菜,鱼片洁白鲜嫩,糟香扑鼻,鱼片无刺、软糯。搛块鱼片尝尝,满嘴生香,那滋味真是“只应天上有”。
汆:有一道菜叫莼菜汆塘片,是塘鳢鱼的另一做法,这道菜曾多次在国宴上出现。
莼菜为太湖特产,又名“水葵”,食用时,采其嫩茎、芽和卷状嫩叶。莼菜含有丰富的胶质蛋白、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宜作汤羹。将莼菜、塘鳢鱼片同烹制成汤或羹。
历史上,还有一种最奢侈的吃法,称“豆瓣汤”。制作此汤所用的塘鳢鱼,只取头部两颊上左右两片指甲大小的肉。因这两片肉形状十分像豆瓣(比较老一点的蚕豆剥了皮,称为豆瓣),故此汤称“豆瓣汤”。
炖:一般人家或餐馆,大多数做成塘鳢鱼炖蛋。即在要炖的蛋中加入一二或更多尾(视盆大小而定)塘鳢鱼,上灶蒸熟即可。此菜风味亦佳。
烧:在平时,苏州菜馆、酒楼中一般有烧整塘,即红烧塘鳢鱼。
熏:这一方法主要是制作冷菜,如熏正塘等等。在造型花样上,塘鳢鱼也可做成松鼠状,称为“松鼠塘鳢鱼”,食时每人一条,效果极佳。
春季的塘鳢鱼,在苏州大厨或家庭主妇的手下,有多种烹调方法。各种烹调方法,使烧制后的塘鳢鱼,风味各不相同,十分诱人,难怪汪曾祺老先生要说苏州人讲起塘鳢鱼就眉飞色舞了。
来源丨《品味口感苏州苏帮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