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面的水族圈
学名Sinipercawhitehensi(Boulenger)
头略尖,口较大,下颌稍向前突出。鼻孔离眼前缘远。上下颌犬齿不发达。鳃耙一般为7。幽门垂扁平不分枝,共分三叶。在同类鱼中鳞片稍大。眼后缘的鳃盖上有三条黑色狭条纹,后鳃盖骨上角有一黑斑。
喜生活于流水环境。个体不大。分布于浙江、广西及海南岛等地主要河流中。
翘嘴鳜:南至广东、北至黑龙江的几乎所有江河湖川,唯以长江中下游水域为多。
资源量20多年来鳜的资源始终处于稳定状态,且稳中有升,自年以来各地广泛地展开了养殖工作,且在新建大、中型水库投放青、草、鲢、鳙的同时也适当地投放鳜苗。鳜以水域中的低质杂鱼为食,因此在饲养家鱼时,适当投放部分鳜苗以清除池塘中的野杂鱼类。温水性江河湖川名贵底层鱼类。
繁殖习性因水域的不同而生长速度差异悬殊。但总的来讲,江南地区比北方迅速。在天然水域中鳜的最大个体长度可达毫米以上,重7.5公斤。性成熟较早,2龄性成熟,性成熟的最小个体毫米,重克。系分批产卵鱼类,一生可多次重复产卵。产卵期5-8月,少数可延伸至8月。多在夜间产卵,卵浮性,圆珠形,橙黄色,具油球。卵径1.2-1.4毫米,受精后卵腹膨胀,卵径约为2毫米。怀卵量一般2.7-21.3万粒之间,怀卵的多少与鱼体的大小成下比,水温21-24℃经72小时即可孵化,初孵仔鱼长4.2-4.4毫米。肉食性底栖凶猛鱼类,营掠性摄食方式。主要捕食小型鱼类及虾类。初孵仔鱼待卵黄囊消失后即食大型浮游动物和其他鱼类仔鱼;体长40-50ypoy时,捕食小虾,体长95毫米时,除小虾外还兼食小型鱼类。摄食强度发夏季最强,繁殖?
鸭嘴鲟(匙吻鲟)匙吻鲟的显著特点是吻呈扁平桨状,特别长。鱼的体表光滑无鳞,背部黑蓝灰色,有一些斑点在其间,体侧有点状赭色,腹部白色。匙吻鲟寿命在30年以上,个体大,已发现最大的达65公斤。性成熟期在8年以上。适温广,能在结冰的水下生活,在32℃水温也能生存。对溶氧要求较高,在5-7毫克/升以上。食性类似鳙鱼,摄食浮游动物,人工养殖可辅助投喂些配合饲料。生长速度比一般的淡水鱼快,当年可长至0.5公斤以上,2龄鱼超过1.5公斤,3龄鱼超过2.5公斤。
鳢:此类鱼都很凶残,不适合混养,适应水温范围广,是指要求不严。
波纹鳜(中国虎)和楼上两种鳜类鱼一样,都有(中国虎)之称,易饲养。纹路漂亮,看着唬人!
月鳢月鳢为广温性鱼类,适应性强,生存水温为1-38℃,摄食水温为12-32℃,生长水温为13-30℃,最佳生长水温为15-28℃。
南鳢俗名:白边鳢、宽额鳢、大头鱼、马鬃鱼、鳢鱼、黑鱼
体圆筒形,后部侧扁。头大,极宽扁,其宽大于体宽。吻颇短,圆钝。口大,近端位,颌具细齿,前鼻管悬垂过上唇。体被鳞,头部鳞大,且不规则。侧线断折。胸鳍长;腹鳍甚小;尾鳍圆形:背、臀鳍基部长,边缘呈橙红色。
亚热带小型鱼类,体长mm以下。喜栖居于泥底多水草的水体中。白天隐居,夜间活动。摄食小鱼虾、昆虫幼虫等。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和台湾省各水系。
大口鲶南方大口鲶属温水性鱼类,生存适宜水温为0~38℃,生长适宜水温12~30℃,最适宜生长水温25~28℃。水中溶氧3毫克/升以上时,南方大口鲶生长正常;水中溶氧低于2毫克/升时,开始出现浮头;水中溶氧低于1毫克/升时,将导致死亡。
桂鱼
这个不用多介绍了,做松鼠桂鱼的那个东西,好养,冷水鱼。有一定观赏性。其实很多国外观赏鱼在当地都是食用鱼。像皇冠三间之类的,银龙之类的。
匙吻鲟(鸭嘴鲟)照片,个人比较喜欢这个鱼!
长薄鳅长薄鳅(学名:Leptobotiaelongata)(英文名:Elongateloach)。为鳅科薄鳅属的鱼类,俗名薄鳅、花鳅,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金沙江水系、长江中下游、岷江、嘉陵江、沱江、渠江和涪江水系的中下游等,一般栖息于江河底层。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长江。濒危等级:易危。长薄鳅是薄鳅类中个体最大的种,一般个体重1.0-1.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3公斤左右。在长江中上游干支流的渔获物组成中曾占有一定比例,是产地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因江河鱼类资源量总体下降,作为其食物的小杂鱼类明显减少,这对长薄鳅的生长有一定影响;其次,江河上流水土流失,水文条件的改变又使栖息条件及产卵场所受到破坏;再则过度捕捞等综合因素,使长薄鳅的数量明显下降。
哲罗鱼哲罗鲑(学名:Huchotaimen),是一种冷水性的淡水食肉鱼,主要分布在亚洲北部地区,西至伏尔加河流域、东至伯朝拉河流域、南至黑龙江流域,北至勒拿河流域均有发现。性凶猛,体型大,身长在1米以上,曾发现过50公斤重的个体,但曾经有发现长达4米,重达90公斤的个体,捕食鱼类及在依水生活的蛙类、蛇类、鼠类、鸟类等。
鳡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鳡属。俗称黄鱄、黄钻、黄颊鱼、竿鱼、水老虎、大口鳡、鳏。鳡鱼生活在江河、湖泊的中上层。游泳力极强,性凶猛,行动敏捷,常袭击和追捕其它鱼类,一旦受其追击就难有逃脱者,属典型的掠食性鱼类。性成熟为3-4龄,亲鱼于4-6月在江河激流中产卵。幼鱼从江河游入附属湖泊中摄食、肥育,秋末以后,幼鱼和成鱼又到干流的河床深处越冬。生长十分迅速,性成熟以后,体长还在持续增加,最大个体长达2米,重可达80公斤。
鳡鱼分布甚广,我国自北至南的平原地区各水系皆产此鱼。
昂刺鱼:昂刺鱼,又名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又名黄腊丁、嘎牙子、黄鳍鱼、黄刺骨,广布于中国东部各水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体长-mm,杂食,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食物多为小鱼、水生昆虫等小型水生动物。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在生殖时期,雄鱼有筑巢习性。
白甲乌鳢白甲乌鳢(ChannaagrusvarKimura)又叫白乌鱼,俗称白乌棒,隶属鲈形目,鳢科鳢属。是一种非常珍稀的原生鱼类。
乌鳢:黑鱼是乌鳢的俗称,它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甚至不放过自己的幼鱼。中国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很普遍的一种肉食鱼。在国外被称为亚洲黑鱼,被很多国家列为外来侵略物种,也有很多老外在水族箱中饲养的。广温性鱼类,低温高温都能适应。啥都吃,很好养。
沙塘鳢:体粗壮,头大而阔,稍扁平,腹部浑圆,后部侧扁。口大,上位,斜裂达眼中心的下方。上下颌具细齿。犁骨无齿。眼小,突出。背鳍两个,各自分离。各鳍均无硬刺。胸鳍大,圆形;尾鳍后缘稍圆。无侧线。体呈黑褐色,带有黄色光彩,腹部淡黄,体侧有不规则的大块黑色斑纹,各鳍都有淡黄色与黑色相间的条纹。
黑斑狗鱼:俗名:黑龙江狗鱼、狗鱼、鸭鱼、鸭子鱼、河狗大型淡水鱼类。一般体长在毫米左右,体重在-0克,最大的个体体重可达16公斤以上。体延长,头前部扁平,吻似鸭嘴。口大,前颌骨、下颌骨、犁骨、胯骨及舌的齿锋利。
葛氏鲈塘鳢
这个鱼我抓过,能长到15公分多,比较凶,食肉性底息鱼。
淡水白鲳严格上说不属于冷水鱼,但是对水温要就没有热带鱼那么高,18度水温也活得很好
幼鱼食肉性,牙齿类似人牙,有尖,没有水虎的牙齿锋利
北方刺鳅
体长20厘米以上吃虾吃小鱼红虫,饲养刺鳅环境要放石头洞类躲藏处。刺鳅说是鳅,但其实靠近鳗鲡科,跟鳗鱼接近,刺鳅游动时很飘逸,像海鳗和海蛇一样。
细鳞鲑
中国北方分布的鲑鱼类,数量少,冷水鱼
红纹翘嘴鳜苗
红纹翘嘴鳜
新疆五道黑
新疆梭鲈:
黑龙江茴鱼:
鳡鱼狗鱼
弓斑河豚:广东一带出产
来源:快乐de小裁缝
●●●●●
分享到朋友圈
就是对水族圈最大的赞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