鳢鱼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身上有这三种特征的人,说明与道有缘,看看
TUhjnbcbe - 2024/8/14 17:49:00

道教是源于我国本土的传统宗教,它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等道家思想,并且以“道”作为最高信仰。何为“道”呢?道“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宇宙间的万物皆有“道”化生而来,“道”是无所不包和无所不在的,是万物的本原。

在道教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它展现出来的“清静无为”、“柔弱不争”、“少私寡欲”等作为处事与修养的特征。这些可以给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带来积极的帮助,同样也可以让人们的身心得到升华。正所谓“甘露不润无根草,大道不渡无缘人”,道教认为,身上有这三种特征的人,说明他与道有缘,看看你是否与道有缘呢?

一、敬重三宝

道祖老子在《道德经》里告诉世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将慈爱、节俭和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作为行为处事的准则,对待众生要有一颗慈爱之心,要有宽容仁厚的品质;对待物质生活的时候,要有一颗勤俭节约的初心;为人处世时要有虚静、谦让的态度。

同时,在道教徒初入玄门时的皈依仪式上,教戒师会宣说“三皈五戒”,即皈依三宝。这里的“三宝”指的是道、经、师三宝。《道教义枢》有云∶“一者道宝,二者太上经宝,三者大法师宝”。“道”就是上文说的道教信仰的核心,它是万物的本原;“经”就是修行者入道之后引导他们修行的各种经书;“师”就是传道授业的师父。对三宝的敬重,也就是对道教的敬畏,如果身上具有这种特征,那说明与道有缘。

二、不食四物

道教一直有着各种清规戒律,它是道教徒安身立命、修行解脱的基础,也是道教徒必须遵守的思想行为准则。在诸多的戒律中,有一条是张道陵天师制定的“四不食”,即张天师规定有四种动物不可以食用,分别为牛、狗、大雁和乌鱼。另外孙思邈真人在所著的《孙真人卫生歌》里也写道:“雁有序兮犬有义,黑鲤朝北知臣礼。人无礼义反食之,天地神明俱不喜。”孙真人也强调大雁、狗和乌鱼不能食用。

牛、狗、大雁和乌鱼这四种动物的身上体现了四种高贵的品质:大雁是属于一种群居的鸟类,一只雌雁配一只雄雁,假如一只死去,剩下落单的一只孤雁,至死也不会再找别的伴侣,这是坚贞不渝的爱情象征;乌鱼在产卵之后非常的虚弱,眼睛也短暂的看不见东西,没办法捕食,随时会死去,这时刚出生的的小幼鱼就游到其嘴边,让母乌鱼食之充饥,这是孝道的体现;牛一辈子在田地里任劳任怨,性格温顺,是勤劳与善良的体现;狗则是忠诚的象征。

三、随缘放生

道教尊重生命,以“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作为思想教义,对于生命有着敬畏之心。另外在“三皈五戒”里就有戒除杀生的戒律,道教认为“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这些行为都是违背天道的,也是有损福报的行为。而放生这种出于对动物生命的怜悯,将它们放归自然的行为是尊重生命的表现,也是积累阴德的行为。道教不提倡随意去市场上购买一些动物放生的行为,而是选择随缘放生。比如看到动物落水或者掉入陷阱,可以将它们解救放生。随缘放生与道教的教义相契合,也是道教慈悲心的一种表现。

1
查看完整版本: 身上有这三种特征的人,说明与道有缘,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