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上个星期天不用值班,准备到街上逛逛,路上想起中学时的老师李先生,便到他家里去了。李老师热情如故,硬要我们留下来“吃顿便饭”。师母更是不由分说,拿起菜篮子便上市场去了。也许因为我很久未有去过,师母买回来的菜不少,而特别惹人注目的是好几条崩崩跳的生鱼。生鱼在书上通常写作乌鱼或體鱼,外省人吃它的不多,在广东却一直被视为“补品”。我打趣道:
“买这么多生鱼,实在不敢当!”师母还来不及回答,李老师却抢先道:“这生鱼不是请你们吃的。但你不说,我倒忘了,我正想问问你呢,你当了这么多年医生,对这个问题一定有研究。”
此时,我完全摸不着头脑。谈开去才知道,原来李老师的大儿子准备作肺叶切除术,李师母听旁人说,开过刀之后多吃生鱼,可以“去瘀生新,拔毒生肌”,所以便买了不少生鱼,留待手术后给他吃。李老师要问我的,就是吃生鱼对手术后是否真的有益?给他这样一问,把我难倒了。
事实上我被这类问题问倒,并不是头一回。我翻过不少书,都找不到肯定的结论。不懂装懂固然很不好,老师提问而不答也不行,只好谈一些于书无据的个人的看法。我说,手术后吃生鱼有益,这是由来已久的说法。正骨医生中也有作如是主张的。理由是生鱼能促进肉芽生长和断骨的愈合。
但关于这一点,博学如李时珍,在他的大著里也没有提到。医院里,手术后的病人,凡吃过生鱼的,伤口的愈合看来都比较好。比如,不会留下很突出的疤痕,伤口在长肉芽期中不会感到那么痒,愈合时间一般也快些。对此,我虽然没有专门进行病例对比分析,但也曾吩咐过外科病房的护士进行观察,所得的结果同上面说的一样。
我除说了自己的看法以外,还向李老师透露一个小“秘密”,就是我熟悉的一位外科医生,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他也是个生鱼迷,事后吃了不少生鱼。我认识的一位研究生物学的朋友,曾经若有所思地说:“生鱼是不是含有某种我们还未了解的促进生长的因子呢?……”说到这里,李老师忽然站起来,翻开一本摆在桌上的书,用一种庄重的神情对我说:“你谈的问题对我确实很有启发,你看一他戴上眼镜,指着书里一行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我看你对生鱼的认识,现在还处于感性阶段,如果你们能够对现在掌握的比较表面的材料,做一番‘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功夫,摸清生鱼的本质,彻底了解它同伤口愈合的关系,恐怕就能得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我所知道的医学史上,的确有许多重要的发现,是经过长期的感性认识阶段,才达到另一个认识的飞跃的。比如对经络的认识就是这样。但对生鱼的研究,我自己仍觉能力所难及,倒希望引起学者和同行们的注意。
#百里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