鳢鱼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挪威三文鱼被下架浅谈中国古代生食文化
TUhjnbcbe - 2025/1/15 21:10:00
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近日,一篇《外媒曝光挪威三文鱼“养殖罪恶”》的文章火爆全网,记者引用德法公共电视台(ARTE)14日的报道,调查发现挪威三文鱼养殖场的真实状况令人恐怖。而据英国路透社15日报道,由于北京新发地市场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中检测到新冠病毒,挪威往中国出口三文鱼被暂时叫停。

新闻截图

随着生活水平的高涨,最近这几年吃三文鱼、日本寿司等已经逐渐形成潮流,咱们今天就谈论下中国古人生食的习俗。

三文鱼

一、鱼脍

脍字本意就是切细的生肉,生鱼片在古代叫鱼脍,。

根据出土的青铜器『兮甲盘』的铭文记载,古人吃鱼脍的习俗最早可追溯至周宣王五年(公元前年);而在南方吃鱼脍的史料记载要晚很多,《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中有记载,吴军攻破楚郢都后,吴王阖闾设鱼脍席慰劳伍子胥((公元前年左右))。由于相较于其他肉类的更为鲜美,后来甚至还专门衍生了“鲙”字专指鱼脍。

兮甲盘

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记载的金齑玉脍则是鱼脍吃法的巅峰。金齑即『八和齑』,用蒜、姜、橘、白梅、熟粟黄、粳米饭、盐、酱八种调味料制成用以蘸鱼脍,可比现在的酱油加芥末可美味多了。

贾思勰

唐代则到了食用鱼脍的高峰,甚至诞生了不少专门赞美鱼脍的诗词,而日本食用生鱼片的习俗也是这时候从中国流传过去的。

二、腊和脯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本味》中有载:

夫三群之虫:水居者腥,肉玃者臊,草食者膻。臭恶犹美,皆有所以。

牛、养、猪、鸡、鸭等禽畜由于其臊膻之味,古人生食其脍的做法倒是少有记录,不过这也难挡古人用其他方法制作美食,其中生食的就有腊和脯。

腊是将鸡、鸭、鹅、雁、兔小动物去除内脏后整个加工;而脯则是将猪、牛、羊等较大的牲畜切成条、片后进行加工。根据所加的调味料不同又可以分为五味腊脯和甜脆腊脯。

鹿

五味腊脯就是用牛羊碎骨煮豆豉,沥去渣滓后加入盐、葱白、花椒、姜、桔皮等五味调料,用以浸泡肉条、肉片或整个动物,浸透后捞出阴干。甜脆腊脯就是不加调料,将獐、鹿等肉切成薄片直接阴干成脆如凌雪的甜脆脯。

不过正是如此,史书中多有好食鹿脯感染寄生虫的记载。

腊脯的做法还能较为方便的长时间贮存食物,在腊月制作完成用纸袋罩上放好,一直可以吃到夏天。

三、习俗逐渐没落

自唐代以后,生食鱼肉的记录就慢慢减少,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寄生虫感染等引起身体的不适,到了明清时期,除了南方广东等沿海地区,其他地方已经是记录寥寥。

《三国志·魏书华佗传》有记载:

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懑,面赤不食。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数升,欲成内疽,食腥物所为也。”即作汤二升,先服一升,斯须尽服之。食顷,吐出三升许虫,赤头皆动,半身是生鱼脍也,所苦便愈。佗曰:“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乃可济救。”依期果发动,时佗不在,如言而死。

华佗

广陵太守陈登就是因为喜好食用鱼脍导致腹内滋生大量的寄生虫,神医华佗治疗过一次,但后来再次发作的时候华佗不在,感染而死。

东汉神医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方论》中『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章节专门载有人染寄生虫的三种途径,而其中两条都与吃生肉有关:

食生肉,饱饮乳,变成白虫。食脍,饮乳酪,令人腹中生虫为瘕。

可见在那时候生食肉类已经给人们带来严重的寄生虫感染,不少名医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了。

四、后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是越来越高。

由于海鲜没有内陆水生动物寄生虫的困扰,加上由于生长坏境的原因,海鲜的滋味比内陆的鱼虾更加鲜美,这几年生食鱼片的又渐渐风靡起来。

有些人爱吃海产品,而有些人不爱吃,这都是个人选择,有更高层次的饮食追求无可厚非。

但如果仅仅觉得是潮流多加炫耀那就大可不必,毕竟咱们的先辈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活了多年。

大可不必

什么没见过?

都是咱们老祖宗玩剩下的玩意。

1
查看完整版本: 挪威三文鱼被下架浅谈中国古代生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