鳢鱼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只靠儿子,娘家全靠女儿,四十岁的她
TUhjnbcbe - 2025/1/21 20:02:00
白癜风哪个医院看好 http://baidianfeng.39.net/
注:图片来源网络

鲤鱼两条/文

01

云婶是个嗓门很大的人,人送外号“喇叭”。每每一群人聚在一起聊天,云婶的声音总是最出众的那一个。

偏偏她讲起事情来绘声绘色,模仿起别人的神态语气来更是惟妙惟肖,大家也都乐意听她讲。

以前,她不管讲什么,都能逗得别人大笑。

年轻的时候,云婶最好说别人的八卦。随着年纪渐长,云婶便不说他家的事了,甚至说话时的语气都黯淡了不少。

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云婶叹了一口气:你们那都不算什么,我家啊,完全是一团浆糊。

云婶说这话是有原因的,当然大家也都知道,其实也无非是一些家长里短。

那些曾经云婶拿来逗乐的段子,没想到最后发生在了自己头上。

先说云婶的婆家吧。

云婶的婆婆有三个孩子,一个儿子,两个女儿,两个女儿都外嫁,养老的任务自然是落在自己身上。

况且养儿防老,这样的思维似乎是固定的。

虽说云婶年轻的时候和婆婆关系并不好,隔三差五吵架。婆婆年纪渐长,隔阂依旧在,但是该孝顺的却也一样未少。

注:图片来源网络

02

但养儿防老这样的思维在婆家固定,云婶娘家却是变了副模样。

云婶在家里排行老二,她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妹妹和弟弟,弟弟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虽然云婶的父亲年轻的时候多偏向弟弟,无论是吃穿用度,读书也是弟弟读得多。她们三姊妹都是父亲说不读了,弟弟却是自己不想读了。

父亲以前从没说过指望她们三姊妹养老。

当然,弟弟结婚买房子这些,父母也是出了不少钱的,甚至把老本都拿出来了。

钱弟弟倒是照单全收了,那是一分都没有剩。但就算这样,都奈不住弟弟不争气啊。

出去打工,钱没挣到不说,过年回来反倒还欠账不少。问他钱去哪儿了,他说运气不好,输了。

三个姐姐说他,他表面倒是听,说以后再也不会了。末了就借钱,不借就开始哭穷:“姐姐,我没钱吃饭了。”

再不借,使出杀手锏:“姐姐,你就当我死了,这钱是给我买花圈的。”

三个姐姐听到这样的话,都把钱借了,说看着可怜。

然后借了就是借了,再也没有还过。要的话弟弟就说:“这段时间紧,过段日子就还。”

云婶说:“我那个弟弟啊,手头从来没有宽松过。”

注:图片来源网络

03

平时还好,云婶说,无非是过年过节给两边长辈买点东西,拿点钱,也都不多。

她最怕的,是有人生病了。

前年的时候,云婶的婆婆生了一场病,直喊自己头晕,在医院住了将近一个月,钱自然全部是她家出的。

云婶很爱吐槽她的婆婆,说她一大把年纪,过于爱惜自己的老命,平时就算打个嗝这样的小问题,都非要去拿药才行。

随即扳起手指头数了一下:“各种药加起来,她一天至少要吃六次。”却也只是一边暗地吐槽,一边陪着婆婆去拿药。

婆婆好了不到半年后,父亲又生病了。

四个医院,忙前忙后自是不必说,关键是最后付钱的时候,弟弟什么都拿不出来。

“他说没钱,我们能怎么办?”于是,她们三姊妹一起把钱付了,平摊的。

云婶今年刚好四十岁,两个孩子都还在上学。

每每说起这些,她便忧心忡忡:婆家养老全靠儿子,娘家只靠女儿,太难了啊!压力大啊!

云婶说完后,有人道:“我看你们三个是把你弟弟惯着了,你们就不管,看他能怎么办?到时候没办法了,还不是自己凑钱去。”

云婶立即把音量调高了几分反驳:“那怎么行?说得轻巧,不是你的爸爸和弟弟,你肯定才这样说哦。”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噤声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只靠儿子,娘家全靠女儿,四十岁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