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爱鱼文化工作室的组建,公司创始人李文妤称之为“顺势而为”。年10月,《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录制结束。李文妤决定给进入短暂休整期的团队发布一项新任务:50余位编剧和导演打乱重组,组成新的工作室建制。
回顾年全年,爱鱼文化承接了大大小小20余个项目,包括全案项目《令人心动的offer》《第四届超新星运动会》,部分参与的项目《完美的夏天2》《嗨放派》《明日创作计划》《脱口秀大会4》《导演请指教》《黑怕女孩》等,足迹遍布一线卫视及视频网站。
在拥有这么多项目的情况下,爱鱼文化为什么还要大刀阔斧地调整自身的建制呢?影视产业观察对李文妤进行了专访。
“培养人才比打造作品更有成就感”
纵观全球的电视行业,中国综艺节目的市场是一个非常年轻化的市场,年轻的收视群体要求制作团队也必须持续处于年轻态。
从业十数年的李文妤深刻意识到这一点,自嘲自己是一个“要退休的老人”,把培养团队当成现阶段的使命。“如果你问我还想做什么特定类型的节目,我会说没有。我现在的乐趣在于培养团队,当看到一个个人才被培养起来的时候,比打造出一个个作品更有成就感。”
爱鱼文化创始人李文妤
在众多社会制作公司之中,爱鱼文化虽然创立时间不久,但有着稳扎稳打的基因,在大量项目的历练下,团队中年轻人成长之快,在整个行业中名列前茅。但如何让这些年轻人进一步挑起大梁,是李文妤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两位公司联合创始人——导演部门负责人张以豪、编剧部门负责人吴井能之外,让团队其他成员成立工作室,便是爱鱼文化人才培养计划的新方针。
在搭建这一体系的过程中,工作室主理人的竞聘是第一步。李文妤设下的统一门槛,是交出一份关于工作室未来一年发展的计划书。李文妤认为这是她最看重的工作室负责人的素质:对未来有明确的目标,要能够做到独立且有逻辑地思考。
“有一个女孩在截止日期前一天晚上交出了一份非常详尽的PPT,还包含思维导图,我就用所有人都能听到的声音说:这个工作计划做得也太卷了吧!”李文妤的发言引发在场的所有人前来观摩,并纷纷留下来加班完善计划书。
从年10月开始筹备到12月工作室正式成立,最终尘埃落定的六位主理人,分别是李若羽、徐轶仁、潘弘春、金雪、张琛力、徐新雅,他们主导的六大工作室有着不同的侧重和特色。
李若羽的年年有鱼工作室致力于稳住职场类真人秀头部团队的定位,并积极拓展其他类型真人秀;徐轶仁的PALUP工作室旨在持续打造业内头部舞台视觉秀+执行一体化团队;潘弘春的红鲤鱼与绿鲤鱼与鱼工作室的主要规划是保持喜剧赛道创作、尝试新型内容和新技术。
金雪的X计划工作室定位为永远充满热爱、敢于挑战新品类节目的创新型工作室;张琛力的怪头脑工作室对准科技内容新形态,如元宇宙、VR节目,力求树立年轻力的品牌形象;徐新雅担任主理人的黄油猫工作室为新媒体工作室,为客户提供轻综、短综、短剧等全新内容定制服务。
主理人从余下的编剧和导演中邀约成员是第二步。在这一阶段,主理人纷纷化身“谈判专家”,或以储备的项目或以工作室内部的职位为筹码,或以人格魅力及同事情谊来打动人心。有人自信满满地发出邀约,得到的却是“怎么可能不来我这里”的困惑。如果把“抢人大战”拍成一部真人秀,必定是S+级综艺般精彩。
而这一系列的举措,都旨在让成员们了解一个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在未来一年半到两年时间里,我希望有一个工作室可以成为爱鱼的子公司,那作为子公司的负责人,必须要有非常强的市场危机意识,所以先让他们在内部的小市场里竞争。”让一直处于公司保护下的团队成员感受到危机感和挫败感,是李文妤通过成立工作室教给他们的第一课。
市场不允许试错,但爱鱼允许
如今在接到平台邀约时,李文妤都会让对方直接与工作室主理人对接。“让他们自己去聊项目,让他们去看看在市场上推项目有多难。”
李文妤将爱鱼文化工作室制度比喻为“野兽派”的人才培养方式,是一只母老虎对几只小老虎展开的野外捕食教学。市场上猎物的数量有限,小老虎在抢夺资源的过程中留下伤口在所难免。
李文妤在拍摄现场
而成立工作室对于李文妤来说,最大的冒险在于给予主理人试错的机会。“有很多事以前他们一开始做我就会阻止,但现在我宁愿多花一个星期的时间,眼睁睁看着错误发生,再让他们自己去寻找解决方式。因为没有任何比犯错来的教育更有用。”
比如对于还在筹备期的项目,负责人按照固定程式带领8-9个导演投入前期策划当中。而这些人员的在场更多提供的是“安全感”而非“有用功”。负责人没有意识到这些人力成本需要核算在工作室下,月底亏损的财务报表,是李文妤送给他的一份“见面礼”。
在六大工作室之中,李文妤现阶段投入最多心力的是唯一的新媒体工作室——黄油猫工作室。对外,新媒体工作室致力于提供轻综、短综、短剧、直播综艺、品牌定制、艺人定制等全新内容定制服务。对内,这是爱鱼文化打造的,给行业新人培养全方位能力的试炼场。
自大型真人秀兴起以来,季播项目取代了常规节目成为电视台和视频网站的主要内容构成,分工的细化导致大部分从业者只具备单一技能。
李文妤表示:“有些编剧没有镜头感,不知道如何用镜头去讲故事,拍摄导演懂镜头,但是不知道怎么抓人物情绪,有些导演甚至连后期都不会。而中短视频就像早期的常规节目,能够让新人在一次次的实操中锻炼出编导一体的能力。”
李文妤在拍摄现场
在新媒体工作室里,成员们能够获得市场上大型项目不可能允许的试错机会。比如有位成员提出关于出租屋的选题,她想要呈现出在大城市打工的年轻人如何租房的故事,成功打动李文妤,获批了制作经费。但她起初拍摄回来的素材却缺乏导演思维,并且80%以上的内容与主题无关。
李文妤给到的回应则是“没关系”。“他们本身具备成才的素质,只不过需要经验的积累和试错。这个市场不允许错误发生,那我就来承担试错的成本,我来让他们通过一次次实操打磨出成熟的作品。”新媒体工作室不仅是爱鱼人才的“孵化器”,也是其探索创新内容形态的通道之一。
做“非我不可”的团队,永远乐观地看未来
与大部分从业者不同,李文妤眼中没有所谓的影视寒冬,“原来的行业充斥着大量泡沫,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可以让大家把注意力都放在内容本身。”但她同时也看到了行业的危机之一,是内容创新乏力。
在同质化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制作团队特别容易陷入以往的成功模式当中,逐渐丧失创新的动力和能力。而自我重复,是双子座的李文妤无法忍受的事。“在《花样》系列之后,我收到过许多旅行类节目的邀约,但一个都没有接受,因为我没想好如何做出不一样的内容。”
李文妤在拍摄现场
日前开启招募的《从今天开始跃升》,是爱鱼文化接手的又一职场真人秀,李文妤对团队提出的要求,是一定要明显区别于《令人心动的offer》。
李文妤的意向还在更遥远的别处。“从电视台到互联网,传统的内容形态并没有发生改变,我想寻找的是一种全新的内容存在,比如元宇宙现在虽然只是个概念,但它未来一定是个新的内容形态。”
如今基于六大工作室的布局,爱鱼文化能够给客户提供的定制服务涵盖“短中长”不同类型,编剧工作室打造中、长内容,新媒体工作室提供短内容。
在李文妤看来,只要明确前进的方向,并且具备专业能力,就不需要怨声载道。“任何一个冬天都意味着春天要来临,要永远悲观地看现在,但永远乐观地去看未来。”爱鱼文化成立工作室建制的这一步,可能是艰难的探索,但也可能代表了行业今后创新的方向。
—THEEND—
作者
彭侃刘翠翠
主编
彭侃
排版
李可欣